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高中语文试卷】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12-13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谶言源于古代巫文化,本指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从先秦起,谶言在历史故事中已多有记载。到了明清时期,谶言被广泛运用于小说叙事中,它在文学创作中有逃避文字狱的特殊作用,是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红楼梦》多以诗词的形式来预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即诗谶。小说中最大的一个谶是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以及“红楼梦曲”,大篇幅的谶词中暗藏了贾府中主要女性的悲剧结局以及这个大家族分崩离析的兆示。类似整部《红楼梦》的结构框架,只是表达得十分含蓄,需要读者从后面的情节中去细品。另外小篇幅的诗谶散落在各个回目之中,随意穿插。如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元妃从宫中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猜着后大家再制一个送进去。迎春写的是“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宝钗写的是“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说的实际上是各自的性格和归宿,迎春遇上“中山狼”后,便离黄泉之路不远,灯谜中隐喻了她一生的遭际;宝钗则是夫妻分离后孤独守寡,日日煎熬。这一回的回目是“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将几个姑娘的命数暗藏在灯谜之中,安排十分巧妙。另外在第七十回也有类似的情节,姐妹们写咏絮词,探春写的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暗含探春远嫁的命运,跟第五回中的判词相呼应。《红楼梦》中的谶除了主要以诗词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图谶,即以图画配上含有诗词隐语式的文字来预测人物的命运,如十二钗的判词均配有图。也有单独以图作谶的,如宝钗的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文字图案。谶言在《红楼梦》中构成一个系统的结构,从内部推动情节的发展,对结局进行暗示和隐喻,以预言出现,以应验结尾。另一方面,亦是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对世人的劝诫、警示和点化。红楼谶的独创性在于谶语不再仅仅作为悬念和伏线,而是与人物的性格相结合,使每个人的谶语都成了一首美妙的诗作。如香菱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都充满了美感,表现了曹雪芹对女儿的美的赞颂。谶言和诗营造出的艺术境界更是别具特色,假如没有谶的暗示,《葬花吟》的魅力便会大减,读者无法感知到其中的隐喻,语言便不再令人伤痛和动容,当“葬花”的凄凉和“埋香”的雅致与谶言合二为一时,《葬花吟》才显出它的生命力来,它的意境才是最独特的。《红楼梦》中的谶多是隐蔽式、不明朗的暗谶,如有以小说中的戏曲情节来暗示人物命运的,如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从脂砚斋批注看,《一捧雪》是伏了贾府的败落,《长生殿》是伏了元妃之死,《邯郸梦》是伏了甄宝玉的送玉,《牡丹亭》是伏了黛玉的死,可见小说中的每一个布局都有作者的用意。另外也有以环境和景物来作预示的,如七十九回紫菱洲的寥落之景,是以淡淡的笔触,带出一种模糊的凶兆,兆示着不仅迎春会离去,大观园中的每一个女儿都会离去,宝玉所感伤的是大观园失落的感伤,也是青春繁华失落的感伤。除此之外,《红楼梦》的叙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反谶现象,即预言和应验并不彼此相对,而是背道而驰。如薛宝钗的金锁上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文字,但她的命运却是被抛弃,独守空闺,完全向着另一个的方向行进。反谶以出乎意料的力量,利用预言和结果的巨大反差所形成的冲击力,获得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小说的结构不落入俗套,而读者亦感觉更加有趣味性。作者选择反谶以反说正,更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力感。谶言本身给人虚空的感受,谶言在虚无之外留下模糊的指向性,似乎在冥冥之中已被命定,缓缓带出《红楼梦》“人生如梦”的主题。曹雪芹深深的宿命论覆盖到每一个人物身上,使《红楼梦》成为了一部祭奠女性美的凋零和毁灭的作品,表现生命由盛而衰的本质。而所有人不能理解和掌控的一切都被归咎于命运的齿轮,家族之哀也隐藏在家国之哀中,被洪流冲散了。事实上,《红楼梦》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是通过家族的兴衰表现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的到来,这是明清之际的社会性忧虑。曹雪芹处清朝乾隆时期,前期家族盛大,受皇恩庇护,见识了生命的最繁华。直至家族败落,又穷困潦倒到极致,看到了生命的最衰败。因此他得以更冷静地观察社会,透过浮华看到宿命的征兆。在小说中每一个谶的运用都有其道理所在,对情节的发展和整部作品的主旋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摘编自徐雅萍《〈红楼梦〉中的谶言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谶言源于古代巫文化,有预言的含义;从先秦起就被广泛运用于小说中,对逃避文字狱有特殊作用。
B.文学作品中谶言表达得十分含蓄,同时也是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对世人的劝诫、警示和点化,暗含写作意图。
C.《红楼梦》中运用谶言这种方式,不仅与文本完美结合,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安排,而且在结构和主题方面也加以渗透。
D.反谶现象存在于《红楼梦》的叙事中,以预言和应验的反差,形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赋予小说魅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以及“红楼梦曲”直接预示了贾府众女眷的悲剧结局。
B.《红楼梦》中运用了大量的谶言,典型的有诗谶、戏谶和谜谶等,可以推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
C.曹雪芹对谶言独具匠心的运用,使《红楼梦》语言更能表现美的同时,也可以成为探佚之后情节或结局的重要材料。
D.薛宝钗的金锁上的文字、史湘云的判词、林黛玉自吟的《葬花吟》是人物悲剧命运的暗示,也充满了美感。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反谶”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让宝玉喝的茶是“千红一窟”,饮的酒是“万艳同杯”。
B.林黛玉所住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诗社建立时,黛玉取诗号为“潇湘妃子”。
C.第五回《红楼梦曲》中元春的曲子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D.第六十三回占花名中,香菱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诗,道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曲词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待出来。根据文章材料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从下列四幅图画中选择两幅,结合画面阐述预示了红楼梦中人怎样的命运结局?(四选二)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外婆的葬礼
李娟
        在外婆的葬礼上,主持仪式的人端着一张纸面无表情地念悼词:“……李秦氏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投身边疆建设,为,四个现代化,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我站在人群中,听得浑身怒气鼓胀,恨不能冲上去把他的稿子夺过来撕得粉碎,再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都2008年了,还四个现代化!还有,“李秦氏”是谁?我外婆有名字,我外婆叫秦玉珍!外婆静静躺在旁边的棺材里。再也无法为自己辩护。然而就算活着,也无法辩护。她倔强而微弱。她全部的力量只够用来活着。此时,她全部的力量用完了。她躺在那里,全盘接受这敷衍了事的悼词的污辱。那人继续念:“……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建设祖国,维护稳定,以慰,李秦氏同志,在天之灵。”仿佛我外婆白白活了一场,又白白死了一次,临到头被那个投身边疆建设的李秦氏顶了包。我外婆叫秦玉珍。小时候,外婆带我去学校报名,填家长姓名时,她骄傲地报上自己的名字:“秦玉珍!”我弄丢了钢笔,外婆认为我是故意的,破口大骂:“欺到我秦妹仔头上了!哪个不晓得我秦妹仔?哪个豁(骗)得倒我秦妹仔?”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她是永远的秦妹仔。永不老去,永不会被打倒。可终究还是死了。她一死,她的痕迹立刻被抹杀得一干二净。她的一生和那个司仪的总结毫无关系。棺材合盖之前,我最后一次抚摸躺在棺材里的那个人,悲伤而疑惑。这个瘦脱了形的人,一动不动的人,任凭棺盖扣在头顶,既不反抗,也不挣扎的人,怎么可能是我外婆?当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已经很老很老了。那时她就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当时我们在四川,她张罗了好几年,修好坟山,打好墓碑。又攒钱订下棺材,停放在乡下老屋。做完这些事,她心满意足,开始等死。每当她生了大病,感觉不妙的时候,就会告诉我她的存折藏在了哪里。藏存折的地方往往绝妙无比。任我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而每次她病一好,就悄悄把存折挪个地方重新藏起来。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后来我又大了一些。她开始教我怎么处理她的后事。她教我怎么给她穿寿衣。并反复嘱咐,快死的时候一定要把她挪到地上或拆卸的门板上,千万不能死在软床上,否则尸体会变形。又教我到时候要记得把某物放在她脚下,再把某物垫在她身下……我从七八岁便做好了准备,学习如何面对她的死亡,品尝失去她的痛苦,并且接受终将独自活在世上这个事实。再后来,她跟随我们来到了新疆。出发之前,我们哄她,说过两年就回来。然而她知道,以自己眼下的岁数来看,“过两年”的说法实在没个准儿。不只是我们,也不止她,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她恐怕再也回不去了。到了新疆,天遥地远,没有了坟山,没了棺材,她惶恐不安,感到无着无落。但有时又显得非常洒脱。她对我说:“我哪天要是死了,就把我一把火干净烧了。”然而过了几天又反悔:“还是莫要烧的好,我怕痛。还是埋了吧……”她的寿衣已经准备了二十多年。无论走哪儿都随身带着。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无比熟悉它的存在了。可不知为什么,到头来终究没能穿走。整理旧物时,发现它们叠得整整齐齐,如最乖巧的猫咪一样卧在外婆乱七八糟的遗物中。这更是令外婆的死亡失去了一粒最重要的核心。在她的葬礼上,人人都说这是喜丧,活到九十六岁算是寿终正寝了。可是我知道不是的。这是非正常死亡,是恶意的死亡。把外婆折磨致死的种种痛苦,往下还要折磨我。种种孤独,种种惊惧,挟持了外婆,也挟持了我。都说“人死如灯灭”。可外婆死了以后,她的灯才慢慢亮起,慢慢照亮我们最真实的内心,和我们往后的道路。我也为外婆写了一份悼词:秦玉珍,流浪儿,仆佣的养女,嗜赌者的妻子,十个孩子的母亲。大半生寡居。先后经历八个孩子的离世。一生没有户籍,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七十多岁时被政府召回故乡,照顾百岁高龄的烈属养母。拾垃圾为生,并独自抚养外孙女。养母过世后,政府提供的六平米的廉租房被收回,她于八十五岁高龄独自回到乡间耕种谋生。八十八岁跟随最小的女儿再次回到新疆。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有删改)
文本二:
       近些年,“非虚构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定义。“非虚构”强调的是真实,但它所追求的并不是语言的重述环节是否完全真实可靠,而在于写作者是否能深入生活、脚踏土地,是否身处于真实的场景,是否能展现出一种更深层面的存在和真实。其次,它虽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真实的叙事方式,但它并没有脱离文学自身的属性。非虚构文学在当下深受读者的喜爱,而李娟的出现,也正顺应了当下文学的“非虚构”风潮。
(《论李娟的非虚构散文创作》节选谢悦)
6.下列选项对本文一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司仪“面无表情地念悼词”与“我”的“浑身怒气鼓胀”形成对照,说明外婆的一生于他人无关紧要,只有至亲的人才会在意。
B.文章“我”认为挟持外婆、折磨外婆,一点点攫取她生命的种种痛苦有远离故土、在陌生之地的孤独与惊惧,这种种孤独、惊惧也挟持了我。
C.文章用大量笔墨铺排外婆为死而做了诸多准备,这些内容为下文外婆的非正常死亡做了充分的铺垫,体现了作者对文本游刃有余的把控能力。
D.文章在外婆的葬礼中站立着一个“我”,这个“我”不同于小说作品中的虚构或半虚构的第一叙事人称,它体现了作者“非虚构散文”的特色。
7.文本一结尾附上作者为外婆写的悼词,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一安排的作用。
8.《外婆的葬礼》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文本二中“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特点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仁恭求救于河东,前后百余辈。李克用恨仁恭返覆,竟未之许,其子存勖谏曰:“今天下之势,归朱温者什七八,自河以北,能为温患者,独我与幽、沧耳!今幽、沧为温所困,我不与之并力拒之,非我之利也。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且彼尝困我而我救其急,以德怀之,乃一举而名实附也。此乃吾复振之时,不可失也。”克用以为然,乃许仁恭和。二年春,晋王病笃。命其弟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立其子晋州刺史存勖为嗣,曰:“此子志气远大,必能成吾事,尔曹善教导之。”又谓克宁等曰:“以亚子累汝。”言终而卒。将吏欲谒见存勖,存勖方哀哭,久未出。张承业入谓存勖曰:“大孝在不坠基业,多哭何为?”因扶存勖出,袭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五月辛未朔,晋王伏兵三垂冈下。诘旦,大雾,进兵直抵夹寨,梁军无斥候,不意晋兵之至,将士尚未起,军中惊扰。晋王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为二道,填堑烧寨,鼓噪而入。梁兵大溃,南走。失亡将校士卒以万计,委弃资粮器械山积。(梁)帝闻夹寨不守,大惊,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晋王归晋阳,休兵行赏,以周德威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滥,禁奸盗,境内大治。晋王劳军于魏县,因帅百余骑循河而上,觇刘鄩营。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王顾谓从骑曰:“几为虏嗤。”皆曰:“适足使敌人见大王之英武耳!”同光元年,晋王筑坛于魏州,即皇帝位,国号大唐。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9.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刘仁恭求救于河东,前后百余辈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与妻书》
B.李克用恨仁恭返覆,竟未之许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C.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            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D.适足使敌人见大王之英武耳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谏逐客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
B.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
C.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
D.会天阴晦/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围王数重/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本义指诸侯传位给嫡长子,有接续、继承的意思,后一般指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B.节度使,唐代所设,初置时主要掌管军事,后来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权力甚大。
C.辛未,为干支之一,可纪日亦可纪年,此处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均为干支纪日。
D.斥候,古代的侦察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苏武传》中苏武出使时就有斥候同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存勖虑深思远,长于谋略。幽州刘仁恭被困求救,虽刘仁恭是个反复之人,从长远考虑,李存勖还是劝说父亲为其解围。
B.李存勖品纯至孝,身负众望。父亲病重,临终将他托付给众臣,但他沉浸在父亲之死的悲痛中,后被众人拥立为王。
C.李存勖用兵如神,骁勇善战。他利用地形与气候,出其不意,大破梁军;亲临前线侦察,虽遭伏击却毫无惧色,只身突围。
D.李存勖整饬纲纪,治政有方。他赏罚分明,奖励功臣,征召贤人,惩罚贪官酷吏,申冤宽赋,安抚百姓,使境内安定太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失亡将校士卒以万计,委弃资粮器械山积。
(2)晋王劳军于魏县,因帅百余骑循河而上,觇刘鄩营。
14.李存勖劝说父亲李克用救援刘仁恭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①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16.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2)秦观《鹊桥仙》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牛郎织女为了鹊桥相会长途跋涉的过程。
(3)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
(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慨叹历代帝王“虎头蛇尾”,往往有好的开始,而“_______________”。
(5)在诗人的世界里,许多植物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如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状态;《琵琶行》中,白居易描绘江边送别时,用“_______________”之景增添了离别的愁情。
(6)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言及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周瑜打败的事,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此事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 简答
       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吗?对这个貌似天方夜谭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给出了肯定和详细的答案。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为人类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据介绍,该技术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不需大面积种地、施肥和农作物加工,经优化,原料只需二氧化碳、氢气和电,便能生成淀粉。《科学》评审专家表示,“(   )”。不过,在新闻发布会上,该项目研究团队表示,目前该研究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论文第一作者蔡韬在会上直言,该项目产业化应用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要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诸多科技难题,距离“淀粉生产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同样认为,这项科学研究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应用在碳减排领域为时尚早。
(选自《新浪财经》)
18.下列各项中,与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这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B.这不仅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对未来的粮食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C.不仅这对未来的粮食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D.这不仅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请使用一个包含转折连词的复句概括上面的新闻内容。(字数不超过30字)
 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显然,①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②        ,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③        ,如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21.下列各组句子,哪一句最能准确表达上述文字的内涵。(   )
A.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B.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柏庐《朱子家训》)
C.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D.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22.请在上文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C
2.A
3.D
4.先总述谶言的使用,引入红楼谶。接着阐述谶言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式,有诗谶、图谶等,然后阐述曹雪芹对谶言的独创性使用,最后论述谶言对《红楼梦》主题的渗透。
5.示例:第一幅画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花”对应袭人之姓,“席”则谐“袭”之音,暗含袭人姓名。鲜花漂亮,而破席卑贱,正如矛盾之中的袭人。袭人本性善良,但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她既要顺从和忍耐,又要圆滑讨巧。“破”可理解为贾府没落,袭人顺势而为,也屈从了命运的安排,她最后与戏子蒋玉菡结为了夫妻,正所谓“优伶有福”、“公子无缘”。
第二幅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画面中“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指英莲(香菱)。“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暗示香菱生活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中,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而死。
第三幅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这是对贾探春图画的描述。掩面哭泣的女子是探春,“大海”“大船”暗示探春日后远嫁海外,“放风筝”比喻探春远嫁,远离故土,犹如短线风筝,一去不回。
第四幅画着“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恶狼”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美女”就是迎春。恶狼“追扑”“欲啖”美女,暗示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不久就被折磨而死。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从先秦起它就被广泛运用于小说中”错。根据原文“到了明清时期,谶言被广泛运用于小说叙事中,它在文学创作中有逃避文字狱的特殊作用,是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可知,应该是“明清时期”。
B.“文学作品中”“同时也是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对世人的劝诫、警示和点化”错误,范围扩大,不是所有文学作品的谶言都借助神的力量对世人进行警戒点化。
D.“形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错误。根据文中“反谶以出乎意料的力量……使小说的结构不落入俗套”可知是以预言和现实的反差来形成小说独特的结构魅力,而不是形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以及‘红楼梦曲’直接预示了贾府众女眷的结局”曲解文意,结合“大篇幅的谶词中暗藏了贾府中主要女性的悲剧结局以及这个大家族分崩离析的兆示。类似整部《红楼梦》的结构框架,只是表达得十分含蓄”“小说中最大的一个谶是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以及‘红楼梦曲’,大篇幅的谶词中暗藏了贾府中主要女性的悲剧结局以及这个大家族分崩离析的兆示”“另外小篇幅的诗谶散落在各个回目之中,随意穿插”等分析,原文只是说“暗藏”“表达得十分含蓄”等,不是“直接预示”。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符合大观园中众女子的命运结局,不合题干要求。
B.林黛玉所住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黛玉取诗号为“潇湘妃子”,顺应常理,没有构成反差。不合题干要求。
C.“喜荣华正好”,实指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得征凤鸾之瑞这件大荣华大富贵。“恨无常又到”,佛教人物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成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绝无常住性,所以叫“无常”。旧时迷信,说人将死时,与勾摄生魂的使者来,叫人死亡,这使者也叫“无常”或“无常鬼”。符合元春的个人经历。不合题干要求。
D.第六十三回占花名中,香菱所占花名是并蒂花,签名“联春绕瑞”也非常吉祥。这一切似乎预示香菱会有个美好结局,其实不然。香菱遇上薛蟠,并未得到幸福,遇上金桂,更是命丧黄泉。诗句出自宋代朱淑贞《落花》(一作《惜春》)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香菱结局隐在后一句“妒花风雨更相摧”,指的是夏金桂因嫉妒香菱,将她活活折磨死。属于“反谶”。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论述不同时期,谶言的使用。第二、三段讲《红楼梦》中谶词及诗谶等的使用。
第四段主要讲《红楼梦》中的谶除了主要以诗词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图谶。
第五段主要讲红楼谶的独创性在于谶语不再仅仅作为悬念和伏线,而是与人物的性格相结合,使每个人的谶语都成了一首美妙的诗作。强调独创性使用。
第六段写《红楼梦》中的谶多是隐蔽式、不明朗的暗谶。
第七段写《红楼梦》的叙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反谶现象,即预言和应验并不彼此相对,而是背道而驰。
第八、九段写谶言缓缓带出《红楼梦》“人生如梦”的主题。
根据分析,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表述即可。
5.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第一幅图需要注意床上的一张破席子以及席子上的鲜花。袭人的画,一簇花,象征着她的姓,姓花;一床破席,是说这幅画是暗示的袭人,可是为什么是破席子,可理解为贾府没落。
“一床破席”也可以指蒋玉菡。蒋玉菡是戏子身份,戏子是下九流,生活在社会底层。暗示袭人嫁给蒋玉菡,既非自觉自愿,也不称心如意。
第二幅画,所用意象比较丰富,有桂花、池沼、枯败的莲荷等。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被掠到薛家后改名为香菱。香菱和英莲其实是同一个人。画面“一支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枯藕败”隐指英莲生活的处境及其结局。照画面分析,莲枯藕败,香菱的结局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第三幅画,夕阳西下,有两个人在一起放风筝,不远处还能看到一艘船,船上还有个人。两个人放风筝,两人,是指贾政和王夫人;风筝暗示探春。大海大船,是说贾政王夫人做主,把探春远嫁到海一带的富贵人家。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有才有志,连凤姐也不敢小瞧探春。生于贾家末世,远嫁到海,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第四幅图上有一个女子,还有一匹跳起来的狼,好像要吞噬女子。贾迎春是贾家的孙女,嫁给了一个得志猖狂的恶狼。这个恶狼指的是谁呢?自然是孙绍祖。还有就是说了孙绍祖的性格残暴。贾迎春被自己的丈夫虐待,在判词中说了她是被自己的丈夫害死的。贾迎春判词中暗示的悲剧,和她的丈夫是脱不了关系的。
6.C
7.①作者的悼词概括了外婆的一生,还原了外婆真实的一生:外婆的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内容)
②作者的悼词与开篇司仪的悼词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示了真实的外婆形象:平凡普通,勤劳善良、坚韧顽强。(人物形象)
③作者的悼词与开篇司仪的悼词首尾呼应,让文章的结构圆融严谨。或作者的悼词也照应文章多处内容,如,外婆辗转新疆四川两地,外婆八十八岁跟小女儿到新疆再没回到故乡,这些均照应了文章相关内容。(结构)
④作者的悼词既饱含对外婆的悼念、对外婆一生的尊重,在生的经历与死后错位的评价中也暗含对生命的思考。(主题情感)
8.真实性:
①场景真实,作者选取“外婆的葬礼”这一场景具有真实性;
②取材真实,作者选取外婆一生的若干事件,是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
③生存状态(情感)真实:文章真实再现了远离故土的人们孤独不安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
文学性:
①文学化的手法:运用铺垫、照应等多种手法,如首尾外婆悼词的呼应;
②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文章将现实与回忆相交织,叙事与抒情相交融,作者时而写葬礼上的场景,时而回顾外婆生前种种情形,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极其自然。
③文学化语言:叙述语言干净利落,人物语言生动形象、细腻传神,如“我”的怒气,外婆的破口大骂等。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文章用大量笔墨铺排外婆为死而做了诸多准备,这些内容为下文外婆的非正常死亡做了充分的铺垫”错误,外婆在世人眼中是喜丧,并非“非正常死亡”;外婆为死亡做的诸多准备与准备落空形成了对照。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悼词“秦玉珍,流浪儿,仆佣的养女……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概括了外婆真实而坎坷的一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作者描述了外婆真实的形象“流浪儿,仆佣的养女,嗜赌者的妻子,十个孩子的母亲。大半生寡居。先后经历八个孩子的离世……八十八岁跟随最小的女儿再次回到新疆。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她平凡善良而坚强,烙印着所处时代的特征;
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作者的悼词在小说的结尾处,与小说开篇司仪的悼词首尾呼应,让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另外,作者的悼词“一生没有户籍,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也照应文章多处内容,“当时我们在四川,她张罗了好几年,修好坟山,打好墓碑”“再后来,她跟随我们来到了新疆”;
从文章主题的角度看,作者的悼词“流浪儿,仆佣的养女,嗜赌者的妻子,十个孩子的母亲。大半生寡居。先后经历八个孩子的离世。一生没有户籍,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饱含作者对外婆的感恩和深切悼念,也暗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8.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特点,从材料二“‘非虚构’强调的是真实,但它所追求的并不是语言的重述环节是否完全真实可靠,而在于写作者是否能深入生活、脚踏土地,是否身处于真实的场景,是否能展现出一种更深层面的存在和真实。其次,它虽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真实的叙事方式,但它并没有脱离文学自身的属性”可知,“非虚构写作”的理论特点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从“在外婆的葬礼上,主持仪式的人端着一张纸面无表情地念悼词”可知,作者选取的“外婆的葬礼”的场景具有真实性;
从“小时候,外婆带我去学校报名,填家长姓名时,她骄傲地报上自己的名字……”“她的寿衣已经准备了二十多年。无论走哪儿都随身带着……”可知,作者选取作者耳闻目睹的外婆一生的若干真实事件,取材真实;
从“再后来,她跟随我们来到了新疆。出发之前,我们哄她,说过两年就回来。然而她知道,以自己眼下的岁数来看……”可知,文章真实再现了远离故土的人们真实的生存和情感状态。
从文学化的手法来看,文章开篇司仪念的外婆的悼词和文章结尾作者给外婆写的悼词相呼应,表现出外婆平凡坚韧让人感慨的一生;文章中多处铺垫、照应外婆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表现了外婆一生颠沛流离的经历;
从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来看,文章将外婆的葬礼和作者对外婆的回忆穿插起来叙述,其中蕴含了作者对外婆的追思和感恩之情,也流露出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极其自然;
从文学化语言的角度看,本文的叙述语言简洁流畅,对人物语言把握如“欺到我秦妹仔头上了!哪个不晓得我秦妹仔?哪个豁(骗)得倒我秦妹仔?”“我哪天要是死了,就把我一把火干净烧了”,表现外婆的形象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9.C
10.A
11.C
12.C
13.(1)后梁逃跑的将士数以万计,丢弃的物资粮草和军用器械堆积如山。
(2)晋王在魏县慰劳军队,趁机率领百余骑兵沿河而上,偷偷地侦察刘鄩的军营。
14.①与之协力抗拒朱全忠,符合自己的利益;②做大事的人不应该惦记小的仇怨;③用恩德安抚他们,能成就自己的威名。
【解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第一句“前后百余辈”是说“前后一百余次”,“辈”为量词,句中译为“次”;第二句“钟情如我辈者”是说“像我这样感情专注的人”,“辈”为名词,表示“某类人”。
B.第一句“竟未之许”是说“始终没有答应他”,“竟”是副词,译为“最终,始终”;第二句“何竟日默默在此”是说“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竟”是形容词,译为“整”。
C.“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是说“打天下的人不顾念小的仇怨”,“大行不顾细谨”是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两句中的“顾”均为“顾虑、考虑”之意。
D.第一句“适足使敌人见大王之英武耳”是说“这次正足以让敌人见见大王的英俊威武”,“适”可译为“正好、恰好”;第二句“适观而已矣”是说“满足观赏的需要”,“适”是“适合、满足”的意思。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河曲”是“丛林间”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BC;
“帅骑驰突”,主语“晋王”省略,其前应断开,排除D。
本句译为:此时正好遇上天气阴暗,刘鄩在河流拐弯处的丛林中埋伏下五千多士兵,一边呼叫一边击鼓冲了出来,把晋王包围了好几层。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正好这时李存审的援兵赶到,这才得免于难。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此处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均为干支纪日”错误,《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为干支纪年。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只身突围”错误,从“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可知,李存勖并不是“只身突围”。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亡”,逃跑;“委弃”,丢弃;“山”,名词作状语,像山一样。
第二句中,“劳军于魏县”,状语后置句;“劳”,慰劳;“因”,趁机;“帅”,率领;“循”,沿着;“觇”,窥探,侦察。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今天下之势,归朱温者什七八,自河以北,能为温患者,独我与幽、沧耳!今幽、沧为温所困,我不与之并力拒之,非我之利也”可知,与之协力抗拒朱全忠,符合自己的利益;
从“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可知,做大事的人不应该惦记小的仇怨;
从“彼尝困我而我救其急,以德怀之,乃一举而名实附也”可知,用恩德安抚他们,能成就自己的威名。
参考译文:
刘仁恭向河东李克用请求救援,前后一百余次;李克用痛恨刘仁恭反复无常,始终没有答应他,他的儿子李存勖说:“现在天下的形势,归降朱全忠的藩镇已经十之七八,自黄河以北,能成为朱全忠忧患的,只有我们河东与幽州、沧州了;现在幽州、沧州被朱全忠围困,我们不与他们协力抗拒朱全忠,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打天下的人不顾念小的仇怨,况且他们曾经使我们困难而我们解救他们的危急,用恩德安抚他们,才是一举而名实相合呢。这是我们再振兴的时机,不能失掉啊。”李克用认为对,于是应允刘仁恭和好。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晋王病情十分严重。晋王李克用下令他的弟弟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等人拥立他的儿子晋州刺史李存勖为继承人,并说:“这个孩子从小志向远大,定能完成我的事业。你们可要好好教导他啊!”又对李克宁等人说道:“我就烦劳你们替我照看亚子了!”李克用说完就死了。将吏们想要谒见李存勖,可是李存勖正在里边悲伤哭泣,很久没有出来。张承业于是就进去对李存勖说道:“大孝在于不失去基业。哭泣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随即将李存勖搀扶出来,继位做了河东节度使、晋王。五月,辛未朔(初一),晋王埋伏军队在三垂冈下,次日清晨大雾,晋军进兵直达夹寨。后梁军没有侦察放哨的士兵,也没有预料到晋军的到来,将士们还没有起床,军中一片惊慌混乱。晋王李存勖命令周德威、李嗣源分兵两路,填沟烧寨,擂鼓呐喊而入。后梁兵溃不成军,向南逃跑。后梁逃跑的将士数以万计,丢弃的物资粮草和军用器械堆积如山。后梁太祖听说潞州夹寨没有守住,大惊失色,过了一会儿长叹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家业可以不亡了!”晋王李存勖回晋阳,休整军队,进行赏赐,任命周德威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诏命州县举荐有才德的人。罢斥贪婪残暴的官吏,减轻田租赋税,抚恤孤寡穷民,申雪冤案,禁止奸盗,境内太平。晋王在魏县慰劳军队,趁机率领百余骑兵沿河而上,偷偷地侦察刘鄩的军营。此时正好遇上天气阴暗,刘鄩在河流拐弯处的丛林中埋伏下五千多士兵,一边呼叫一边击鼓冲了出来,把晋王包围了好几层。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正好这时李存审的援兵赶到,这才得免于难。晋王回过头来对随从骑兵说:“差点儿成为俘虏被人讥笑。”骑兵们说:“这次正足以让敌人见见大王的英俊威武。”同光元年,晋王在魏州筑坛,即皇帝位,国号大唐。
15.B
16.①官务清简空闲:天下太平,百姓丰乐,作为地方官自然就没有官务琐事缠身。②生活闲适雅致:与宾客斗茶、饮酒兴致高昂;赏秋光、月色只为与宾客尽兴。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B.“‘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万里承平”是万里太平之意,就像尧舜时期一样,民风安乐,现实的太平和尧舜民风安乐进行比较,突出现实的太平安定,属类比手法。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歌通过“万里承平”“尺素空空”“庭中无事”“吏归早”表明天下太平,如尧舜时期一样,地方官员也没什么公文或书信需处理,无事而早归,民风安乐,百姓安居乐业,说明治所太平,表现诗人因没有官务琐事缠身而官务清闲。
诗人每天与宾客“石鼎斗茶”“海螺行酒”“移下秋光月色中”,唯恐不能与嘉宾尽兴,表明了作者对清净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
17.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银汉迢迢暗度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能克终者盖寡一一风荷举枫叶荻花秋瑟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樯橹灰飞烟灭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字形的书写:“愠”“寡”“荻”“樯橹”。
18.C
19.D
20.中国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但实际应用(或产业化应用、工业化生产)为时尚早。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划线句使用比喻,把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比作为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打开的“窗”。
C.是比喻,把仕途生活比作“樊笼”。
A.夸张,突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楼阁之高大。
B.借代,以“眉”代“首”“头”。
D.拟人,“言”是人的行为,此处说“废池乔木”,是拟人。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主要问题集中在关联词位置和递进关系分句前后顺序。
“这”是前后句共用的主语,所以应放在关联词“不仅”的前面,排除AC。
“不仅……而且”表递进,应该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所以应该先“农业生产”,再到“全球生物制造”,排除B。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以及使用句式的能力。
首先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共有三段文字,第一段文字第一句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吗”,后面做出回答,即中国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第二段文字是对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这一技术的具体介绍,所以隶属于第一段;第三段开头“不过”表明是在上文基础上的转折,结合后文“要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诸多科技难题”“但要应用在碳减排领域为时尚早”可知,这一段是说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对第一段内容的补充,是材料的重要内容。
然后找到材料信息中存在转折的部分。由前面分析可知,材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段,是介绍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技术的发现,第二部分是第三段是说这一技术的应用,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转折,使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行连接即可。
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21.C
22.①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②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③并不是狭义上的粮食。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内涵、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文段内涵为人类将面临资源短缺,应该未雨绸缪提倡节俭。
A.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强调要坚守气节保持操守不随波逐流。
B.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穿戴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告诫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C.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符合文段的内涵。
D.意思是“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表现老大妇女的辛苦劳累却无所得的悲苦命运,表达的是诗人的同情和关爱。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显然”说明后面要说明显而易见的观点或者问题,再结合上文“人口剧增导致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分析,面对的是人口剧增带来的问题,根据后语境“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确定答案为“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空,结合上文“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可推断空处需要有与“虽然”对应的关联词“但是(却)”,也就是上下句为转折关系,根据“乐观”一词和后文“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可确定答案为“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
第三空,结合“如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确定答案为:并不是狭义上的粮食。
23.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个叙述性作文材料,它的内涵丰富,值得多角度审视思考。
材料有三组关键词,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和“两个年轻人”,“已经涉猎”和“从未涉猎”,“幸运”和“不幸”。从材料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抓其中的关键词句:一是“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二是“你们真幸运,年轻人”与“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不幸啊”;三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由此我们可知,材料至少给出我们三个方面的写作话题:一是发现,二是幸与不幸,三是鼓励。
从格拉祖诺夫的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已经涉猎”本是优势,却成为限制自己发现的障碍;“从未涉猎”本来是弱项,却成了发现美好事物的优势,这体现了他思考问题的灵活辩证,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长处与短处转化,幸运与不幸迁移。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目的角度看,他之所以认为从未尝试是“真幸运”,恰恰体现了一位著名作曲家对年轻后学的宽容和激励,这种积极暗示和热情鼓励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审题立意时切忌只盯着材料中的某一点“说开去”,自说自话,言不及义。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按要求进行写作。
【立意】
(1)人生应不断追求(发现);
(2)辩证地看问题;
(3)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4)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5)不断涉猎,让生命更灿烂;
(6)事物总是两面的;
(7)好的导师,给人的是方向和希望。

上一篇【语文高考试卷】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下一篇【高考语文模拟】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二)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