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九年级历史】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历史学科测试试卷

2021-09-30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二模考试  
历史学科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请填涂答题卡)

1.“粮食种植粟,副食鱼和肉;房子半地穴,纺线又织布。”歌谣反映的原始居民是(  )

    A.半坡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2.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3.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

    A.秦统一中国      B.楚汉战争         C.西汉建立         D.文景之治

4.“对于曹操的统一战争,XXXX是个句号。从此之后,曹操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对于孙刘两家来说,XXXX是个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后的半壁江山,对于社会进程来说,XXXX是个问号,社会还要经过怎样的道路才能走向统一。”上述材料中的XXXX指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垓下之战         D.淝水之战

5.与如图中①所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崇文抑武,“积贫”“积弱”

    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6.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心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如割百姓的肉供养自身,腹饱而身毙。”下列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

    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重用贤才,知人善任                  D.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7.“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宋朝这样选任官员的最终目的是(  )

    A.加强控制地方                        B.强化中央集权

    C.发展文教事业                        D.推行重文轻武

8.“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9.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文化专制的强化

10.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指出,“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接力赛中,康有为是第一个接棒跑第二段的短跑健将”。下列属于康有为宣传的主要内容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1.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

12.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5.万隆会议之前,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而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短短的四年间,就有尼泊尔、埃及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

    A.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形成了推动国际合作的万隆精神            D.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16.“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统一政权建立        B.对外扩张         C.农业发展         D.对外贸易

17. 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了取得胜利的将领。由此可见,雅典(  )

    A.有效防止军人干政                    B.真正体现主权在民

    C.民主政治有局限性                    D.突出小国寡民特点

18. “为扩大权势,封建主之间竞相封受土地,形成十分复杂的关系,一个人同时有若干个封君的混乱局面经常出现。”这说明了西欧(  )

    A.封君封臣关系牢固                    B.封臣完全不受控制

    C.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D.封建关系较为松弛

19. 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是模仿和创新相结合,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发动对外战争

20. “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这表明他垮台的原因是(  )

    A.法国革命高潮的结束                  B.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                  D.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21. 为了稳定印度局势,185811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布公告,宣布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印度王公的权利。促使女王改变态度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C.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      D.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在19571968年这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的国家。这12年中,被称为“非洲年”的一年是(  )

    A.1960          B1959          C1964          D1962

23. 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指出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的组织是(  )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4分)

24.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史料实证】

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中说: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材料二:【时空观念】



材料三:【家国情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829日)

材料四:【唯物史观】

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石座铜碑一面刻着:“15214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碑的另一面则刻着:“15214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

材料五:【历史解释】

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问题一:请任举一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2分)

问题二:某班准备赴图中标注地点开展“走访革命胜迹·感悟党的初心”研学之旅。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两个地点,写出在该地发生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4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结果。(2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麦哲伦。(2分)

问题五: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1《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

(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问题一:美国内战又称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1901年和1961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是什么?(4分)

问题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8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九年级道法】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历史学科测试试卷答案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