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4、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5)排队看齐; (6)射击瞄准 (7)立竿见影。 6、小孔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当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光屏离小孔越近,像越小); 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8、判断月食: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 9、判断日食: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 10、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11、光年: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4、反射定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反射的分类:反射有两种,一是镜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光路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 2、面镜分类 平面镜 凹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5、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4)光从速度较快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慢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光从速度较慢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快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五、光的色散 1、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物体的颜色能让所有的光都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5、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较多。 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8、雾灯选择黄色的原因: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高,且黄光不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的人看到。 9、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遥感。 10、紫外线的应用: (1)杀菌; (2)防伪;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1、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瞳孔中的魔术师。 |
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
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制| 科学| 试题: 小学| 初中| 中考| 高中| 高考| 作文: 小学| 初中| 高中| 满分| 技巧|素材|英汉词典 |
高校: 985/211| 各省市| 港澳台| 国外| 排名| 中考专辑| 高考专辑| 各省中学| 职业考试: 从业资格| 技术技能| 艺术等级| 公务员| 百年党史 |
课外: 教育动态| 教育法规| 老师榜| 家长帮| 学生派| 安全说| 古诗古文| 世界名著| 近代文学| 寓言故事| 格言名句| 阅读技巧| 在线许愿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