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外阅读 > 古诗古文 > 正文 爱学海 > 古诗古文 > 正文

《墨子》介绍及《墨子》之“兼爱”、“非攻”解读

2021-11-12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一、《墨子》介绍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根据《汉书》记载,《墨子)应有71篇,而当前通行本的《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墨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的言行,阐述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一如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维。《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中所反映的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所认同,到了秦汉时期,墨家已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墨子的事迹知之者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所作的传,也只有寥寥数语。

二、社会理想——兼爱、非攻

(1)兼爱,所谓“兼爱”就是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不论阶级、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一种抛开血缘亲疏和背景的平等博爱。
    墨子所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之际,战争盛行,生民涂炭,社会问题极为严重。墨子认为社会一切混乱和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都是因为人们不相爱,所以容易交相恶。
    墨子在找出了社会弊病的乱源:“不相爱”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方案就是“兼爱”。“若是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墨子宣扬“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盼望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乱者得治”(《尚贤下》),“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做贱,诈不欺愚”(《兼爱中》)的公平合理的社会。
    虽然墨子把“天下之人皆相爱”这种超阶级的兼爱主张当作普遍的社会法则,这在阶级社会里是脱离现实、无从实现的天真的幻想。但是他提倡的兼相爱交相利、互助共赢的兼爱精神,是现今麻木不仁极端自私的社会所急需的。
(2)非攻,“非攻”是“兼爱”的延伸。墨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战乱和纷争的和平社会。他认为任何社会冲突对人们的生活都是有害的。因此,墨子又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他认为大国攻小国,大家乱小家,强欺弱,诈欺愚都是不合理现象。互相攻伐,延误衣时,又增加军费,加重了人民负担,从军打仗还要死伤很多人,战争的目的不过是“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但其结果给人民造成严重的饥寒、疾病、死亡等灾祸,攻伐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一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因此,这种战争是最大的“不义”。无论国与国还是人与人之间,当你为利益去攻击别人,最终会祸及自己。
    墨子的社会理想是要建立一个“爱无差等”的,互惠互利、没有战乱和纷争的和平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固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求生存、爱和平的合理愿望,但是墨子把社会混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们不明白“兼爱”的道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同时,他只看到战争破坏性的一面,看不到在战国初期,用武力兼并的手段实现封建统一,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种战争观念是违背历史辩证法的。

上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下册古诗词阅读《念奴娇·过洞庭》原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上册古诗词诵读《无衣》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