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复习考试题(二)(附答案)

2022-04-03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复习考试题(二)(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

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解析:选D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来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孟德尔在豌豆花蕾期进行去雄。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正确;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这些都是实现3∶1分离比必须的条件,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②③④⑤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F1

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且F1体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与F2比无关,⑥错误。

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

解析:选A  

F1自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9∶3∶3∶1,所以高秆抗病∶矮秆抗病=3∶1,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F1测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1∶1∶1∶1。

4.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则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 

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解析:选C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即进行自交,因此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既可进行同株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因此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但比例不能确定。

5.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种豌豆杂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如图所示。让子一代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A.2∶1∶2∶1 

B.9∶3∶3∶1 

C.1∶1∶1∶1 

D.3∶1∶3∶1 

解析:选A

由子一代圆粒∶皱粒=3∶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Rr×Rr;由子一代黄色∶绿色=1∶1知亲代的基因型为Yy×yy,故亲代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子一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1/3YyRR和2/3YyRr两种,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2∶1∶2∶1。

6.如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的图解,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黄圆×绿皱→F1: 黄圆→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A.F1表现出来的性状黄圆是显性性状

B.F2中黄皱种子中纯合子占1/2 
C.F2中相关表现型的比例是9∶3∶3∶1 

D.F1只有1种基因型,F2中有9种基因型

解析:选B

在两对相对性状杂交中,F2中黄皱种子的基因型有2种,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即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7.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且两对基因完全显隐性)分别控制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植株甲与植物乙进行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二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B.若子一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C.若子一代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D.若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4种情况

解析:选D

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子二代均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子一代均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子一代均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
若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4种情况。

8.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茎秆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 

A.5∶1 

B.8∶1 

C.3∶1 

D.9∶7 

解析:选B

F1自交产生的F2中高秆绿茎植株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Ddyy(占2/3)、DDyy(占1/3),其中只有Ddyy自交后代中会出现矮秆绿茎(ddyy),出现的概率是2/3×2/3×1/4=1/9,因此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8∶1。

9.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1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解析:选B

控制该大鼠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图F2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出大鼠的毛色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这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则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现按照黄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黑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分析。F1
基因型为AaBb,F1与黄色亲本AAbb杂交,子代有灰色(A_Bb)、黄色(A_bb)两种表现型;F2中灰色大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F2黑色大鼠为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后代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以另一种亲本基因组合分析所得结论与此相同。

10.一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1/8的类型是()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

解析:选B

1/8应该是1/2与1/4相乘得到的,而后代中棕眼与蓝眼的比例为1/2,右癖与左癖的比例分别为3/4和1/4。所以所生子女中表现型概率为1/8的应该是左癖的两种眼色。

11.假定某植物五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 

B.1/4 

C.1/16 

D.1/64 

解析:选B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分对计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则在剩下的4对基因组合中,需有一对出现杂合体,另外3对均为纯合体,其概率是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4对基因组合中(Aa×Aa,Bb×BB,Cc×CC,Ee×Ee),有一对出现杂合体的情况有4种”,每一次出现1对杂合3对纯合的概率是/2×1/2×1/2×1/2。

12.甘蓝的紫色叶与绿色叶是由两对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结果,与此有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 

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 

D.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解析:选D

分析表格信息,可以得知绿色叶的基因型是aabb,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为紫色叶,所以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也可能是aaBB。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26分) 

13.(11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锈病与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再用F与丁进行杂交,得F,F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F1形成的配子有________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光颖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比例是__________。

解析(1)由于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所以毛颖、抗锈病为显性性状,光颖、感锈病为隐性性状。

(2)甲、乙为纯种,基因型分别为DDrr、ddRR,所以F1的基因型为DdRr,与丁杂交后,抗锈病与感锈病之比为3∶1,毛颖与光颖之比为1∶1,所以丁的基因型为ddRr。

(3)由于F1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可以形成4种配子。

(4)F1(DdRr)×丁(ddRr)产生的F中,ddRR的个体占1/2×1/4=1/8,光颖抗锈病植株(ddR_)占1/2×3/4=3/8。

(5)F2中,与甲(DDrr)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1/2×1/4=1/8,与乙(ddRR)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1/2×3/4=3/8,所以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1/2。

答案:

(1)毛颖抗锈病(两空可互换) 

(2)DDrrddRRddRr

(3)4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1/83/8

(5)1/2 

14.(6分)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

解析:

(1)P∶AABBDD×aaBBDD→F1∶AaBBDD,F1测交:AaBBDD×aabbdd→AaBbDd(乳白花)∶aaBbDd(黄花)=(1/2×1×1)∶(1/2×1×1)=1∶1,即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乳白花黄花=1∶1。

(2)P:aaBBDD×aabbdd→F1:aaBbDd,F1三对等位基因中,aa自交后代都是aa,另两对均是杂合子,所以F1(aaBbDd)自交的结果有aaB_D_(黄花)、aaB_dd(黄花)、aabbD_(黄花)、aabbdd(金黄花)这四类基因型。前三类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均为黄花,共有8种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15/16,其中纯合个体占F2的比例为1/16(aaBBDD)+1/16(aaBBdd)+1/16(aabbDD)=3/16,则F2黄花中纯合个体占的比例是(3/16)÷(15/16)=1/5。

(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选择的亲本中每一对基因必须均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即每一对均为杂合子,故选择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当个体AaBbDd自交时,得到的子一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AA____)∶乳白花(Aa____)∶黄花(aaB___和aa__D_)∶金黄花(aabbdd)=1/4×1×1)∶(2/4×1×1)∶(1/4×3/4×1+1/4×1×3/4)∶(1/4×1/4×1/4)=16∶32∶24∶1,可见花色表现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乳白花。

答案:

(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15.(9分)大蒜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其绝大多数品种丧失了有性生殖能力。研究人员成功地使目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的大蒜植株恢复了有性繁殖能力,这一成果为进行大蒜遗传学育种研究开辟了道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红皮(A)对白皮(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体上) 

(1)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已知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表现型有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上面假设是否正确?请你就大蒜的红皮和白皮设计实验探究其显隐性关系。①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2分)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1)杂合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Bb,进行自交,后代中的基因型为1BB∶2Bb∶1bb,由于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推断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是2∶1。

(2)同理可推断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6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的比例为1/6。(3)设计实验探究大蒜红皮和白皮的显隐性关系,可用纯合红皮蒜与纯合白皮蒜杂交,获取种子种植,生长发育至大蒜成熟,观察蒜皮的颜色:若F1蒜皮颜色均为红色,则红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若F1蒜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红色为隐性性状。

答案:

(1)2∶1

(2)46aaBb1/6 

(3)①

②如果F1蒜皮颜色均为红色,则红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正确;如果F1蒜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红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不正确。


上一篇【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复习考试题(一)(附答案)

下一篇【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复习考试题(一)(附答案)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