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 《遗传与进化》综合测试题(一)(附答案)

2022-04-03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 《遗传与进化》

综合测试题(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 小题,每题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 和35S 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A.1/4 和 1

B.3/4和0

C.1/4 和 0

D.3/4 和 1

2、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们的致病基因“沉默下来”  。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A. ATP水解过程

B.某些信使  RNA的合成

C.许多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D.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转氨基作用

3、对双链  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一条链上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 和 T 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  G的数目为  C 的 2 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  C的 0.5 倍

C.若一条链的  A: T: C: G= 1:2: 3: 4,则另一条链上相应碱基比为4: 3:2: 1

D.若一条链的  G: T= 1: 2,则另条链的C: A= 2:1

4、下列对转运  RN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每种 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 .每种氨基酸只对应一种转运RNA

C.转运 RNA能识别信使  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  RNA把氨基酸转运到细胞核内

5、豌豆子叶的黄色(  Y),圆粒种子(  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  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 9:3: 3: 1

B. 3:1: 3: 1

C. 1:1: 1: 1

D. 2:2: 1: 1

6、将番茄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红果)和纯合隐性个体(黄色)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 44%

C. 14%

B. 24%

D.28%

7、玉米为雌雄同株,若两株玉米相互授粉,其中一株玉米所结种子的胚乳基因型为AAaBbb,则该玉米所结种子种皮的基因型和另一株玉米所结种子胚乳基因型分别为()

A. AAbb、 AaaBBb 

B . AAbb、 AAaBbb 

C .AaBb、 AaaBBb 

D .aaBB、 AAaBbb

8、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 7/8 或 5/8 

B . 9/16 或 5/16 

C . 3/8 或 5/8 

D . 3/8 

9、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 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10、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4 为男性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 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 ,Ⅱ -3与Ⅱ -4 属于直系血系

C.若Ⅰ -2 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 、Ⅰ -2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若Ⅰ -2 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 个致病基因

1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 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12、如下图是遗传系谱图,该病为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5 号的致病基因是由()

A. 1 号传下来

B. 2 号传下来

C. 3 号传下来

D. 4 号传下来

13、在欧洲人群中,每 25000 人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变性,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子离婚后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婚后他们生一患此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25

B. 1/100

C. 1/200

D.1/625

14、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痌,杂合体约活到  50 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 30已生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50 岁的概率是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

A. 1/3

B. 2/3

C. 1/2

D. 3/4

15、有性生殖可克服马铃薯因连续种植几年后的种性退化。其依据的变异原理主要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加倍

D.染色体数减半

16、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 .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 .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

17、在自然的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条件的变化

18、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 )雄果蝇交配,F1 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 代中红眼雌果蝇121 只,红眼雄果蝇60 只,白眼雌果蝇0 只,白眼雄果蝇59 只。则  F2代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R 和 r 及精子中具有R 和 r 的比例是()

A.卵细胞: R:r = 1: 1 精子:R:r=3:1

B.卵细胞: R:r = 3: 1 精子:R:r=3:1

C.卵细胞: R:r = 1: 1 精子:R:r=1:1

D.卵细胞: R:r = 3: 1 精子:R:r=1:1

19.“基因型”身份证中对于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①常染色体基因、②X 染色体基因、③ Y 染色体基因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X、Y 间基因的交叉互换)

A.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

B.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

C.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

D.①②③都一定不同

20、2005 年 4 月,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发现小范围的禽流感疫情,研究得知其病原体为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这种病毒最可能来源于()

A.无性生殖

B.基因突变

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

D  .染色体变异

21.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 dd→ 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 EE→ Ee)。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纯合

C.第三代都能获得突变纯合体

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表现得慢

22、 1968 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症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 XYY综合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患者为男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B.患者为男性,是由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C.患者为女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D.患者为女性,是由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23、大肠杆菌基因原有183 对碱基,现在经过突变,减为180 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24、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 .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发病率

25、下列关于  21 三体综合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1 三体综合症是常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B. 21 三体综合症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

C. 21 三体综合症又叫先天性愚型或伸舌样痴呆

D. 21 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比正常人体细胞少一条X 染色体

2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 24%,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72%,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4%。请你估计:这个种群自交一代之后,种群中基因A 和基因  a 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A. 60%、 40% 

B.36%、64%

C. 57%、 43%

D  . 24%、72%

27、2003 年,在长沙世界之窗诞生的“虎狮兽”曾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它是由母虎和雄狮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第一性征看,虎狮兽也有雌雄之分

B.虎狮兽长大成年后,再与狮或虎杂交,将会生出杂种后代

C.雄性虎狮兽若能产生精原细胞,其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

D.虎狮兽成年个体为二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基因频率都会产生变化

B.生物进化都可以形成新的物种

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频率未必发生改变

D.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会发生进化

29、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多种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形成的过程是()

A.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30、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C.突变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解答题∶

31、(6 分)鸡的毛腿(F)对光腿(f )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显性,现有两只公鸡 A 和 B 与两只母鸡 C 和 D,这四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有关的鸡分别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C×A→毛腿豌豆冠

②D×A→毛腿豌豆冠

③ C× B→毛腿豌豆冠  光腿豌豆冠

④D×B→毛腿豌豆冠  毛腿单冠

(1)四只鸡的基因型为  A: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__________。

(2)基因型最先被确定下来的鸡是__________,最后被确定下来的鸡是__________。

32、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其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必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症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  ______________(直接/间接 ) 控制。

33.(8 分)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细胞名称是_________

(2)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DNA数目相同的是_________。染色体组数目相同的是_________

(3)乙图表明该动物发生了________,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从变异类型来分,甲图 12 或者 1 与 4 的片段交换, 分别属于___________

(5)若该动物还患有由线粒体  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

34、下图示某遗传系谱,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根据条件分析回答。

(1)如果 1 号不带甲病基因,则:

①甲病基因在_____染色体上;

②乙病属于_______(显、隐)性遗传病;

③4 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_______;

④5 号和一位乙病基因携带者的正常个体婚配,生出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______。

( 2)如果 1 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 号与 1 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_。

(3)经检查, 1、 2 号均不带乙病基因,则5 号致病基因来源于 _______,5号相关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

35、下图为农业上两种不同育种途径,请回答:

( 1)→和➩所示的途径依次表示______育种和 ______育种。其中的______育种最为理想,其优越性在于______。

(2)图中 A 和 B 处理的手段依次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 F和 F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_的含量;从 F开始逐步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_____________。这种选择必须从F开始2而不能从 F开始是因为。

36、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   ww),有的脚趾是分趾( 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很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 ,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年后,基因
频率变化成 W为 0.2 ,w为 0.8 。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

(2)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37、以重组 DNA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和。

(2)切割和连接DNA分子所使用的酶分别是和。

(3)运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一般选用病毒或______________,后者的形状成____________。

(4)由于重组 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频率________,所以在转化后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__操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解答题:

31. 

( 1) FFEE  FfEe  FfEE  FFEe

(2) B A

32.

( 1)

① X

②隐

③ 5/6

④ BbXX或 BbX X

( 2) 4/9

( 3)基因突变   Bb

33.

( 1)杂交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2)花药离体培养    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 3)纯合体  杂合体  F2 才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1 不出现性状分离若从  F1 开始  则得不到所需的基因型品种

34.

( 1)基因库   64%  32%

(2)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

(3)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32.  

(1)化学合成(人工合成)酶切获取(从染色体DNA分离 / 从生物细胞分离)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 连接酶(连接酶)

(3)质粒  小型环状(双链环状、环状)

(4)低   筛选

上一篇【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复习考试题(三)(附答案)

下一篇【生物试题】高一物理必修 第二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复习考试题(附答案)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