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语文试题】高一语文 下册 期中考试试题(一)(附答案)

2022-04-05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高一语文 下册 期中考试题

(一)(附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 . 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 . 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 . 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 . 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2.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抬头,兀然看见一只肥硕的乌鸦,它的       地是一棵死去的无叶的树,它注视着我,而我却无心理会它,我在想: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乐园吗?

②分析人士指出,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一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在维持正常经济增速下无力承担的减排重任,那就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③中美古生物学者在河北省赤城县土城子组地层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恐爪龙类足迹。据称,这些恐爪龙类足迹是迄今发现最小的恐爪龙类足迹,成为鸟类      的一个有力佐证。

A . 栖息   即便   演化    

B . 生息   即便   进化    

C . 生息   如果   演化    

D . 栖息   如果   进化    

3. (2分)以下分别是名人故居或祠堂的楹联,名人与楹联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③儒冠不保千金产                            稗说长传一部书

④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A . 文天祥        蒲松龄        施耐庵        辛弃疾    

B . 李清照        吴承恩        吴敬梓        陆游 

C . 李清照        蒲松龄        吴敬梓        辛弃疾    

D . 文天祥        吴承恩        施耐庵        陆游    

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人民公仆贵在天下为公,而回归为公的价值观,就要抓住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践行,树立起权为民用的意识。

B . 城市改造与规划能否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关系到市民居住心理的满足,关系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

C . 在世界杯这个舞台上,球迷们能够近距离地为自己属意的巨星欢呼,初来乍到的小将们也有机会一战成名,这些也恰是世界杯的魅力所在。

D .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在不愁房租、发行便捷的优势下居安思危,与保利影业签订院线合作项目,联合影院跨界发展,赢得人们对此大声叫好。

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 . ②⑤④③①⑥    

B . ④⑤③②⑥①    

C . ⑥⑤③②①④    

D . ④②⑤①⑥③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 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速进取,今若置都统,又令二帅连营,则各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云。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 . 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 . 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 . 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B . 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C . 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 . 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②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 (8分)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满庭芳①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② ,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③ .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④ .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釭: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1)下面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他高度评价。

B . 上片“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一句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 . 上片“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一句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 . 下片“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既写当日风雨骤至的景象,又反衬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

E . 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2)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

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

8. (5分)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借助日光显示了守军的威武雄壮。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地表达了苏轼渴望被重新任用的心情。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9. (7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瓦浪如海

肖复兴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⑥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⑦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⑧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溅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⑨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显摆的战利品。

        ⑩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⑪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了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⑫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瓦浪的力量。

B . 作者重返老院,面对四合院和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触景伤怀,悲痛凄凉之情油然而生。

C . 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院的沧桑。

D . 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2) 文章以独特的语言与选材讲述平凡的生活,余味悠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10.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知道中国从隋唐起就盛行科举制,谁科举成绩好,谁就可以当官。对这个制度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科举制是相当奇怪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点“特殊”,在世界上别的国家,极少见到这样选拔官员的。

        即便在中国,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也有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从最早的贵族、门客,到军功、推荐(察举、征辟、孝廉),最后是九品中正制,隋唐起,开启了科举制度。科举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国家治理复杂化与国家规模的超大化对现实政治的倒逼。

        如果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周朝,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社会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完全不同,在制度层面上,反倒更像《冰与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国。和七大王国一样,西周也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这里所说的“封建制”指的是其本义,就是“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而不是后来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孟子对这个社会有过一个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也好,诸侯也好,虽然是君主,但他们和卿、大夫相去并不远,只是在等级树上高了一点点而已。

          在这样的社会里,选拔官员自然倾向于世袭制。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推理。世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们得到一些好处后,会很自然地倾向于把这些好处传给后代。既然大家地位并没有本质区别,天子能世袭,诸侯能世袭,我们卿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大夫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呢?

因此,在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这个制度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开始有所松动,但依旧占据主流位置。我们翻翻《左传》就会发现,许多家族都是世世代代为卿,比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国的高国,都是如此。这个时候也不太需要经常从外界选拔官员,让官员生官员就行了。

         世官制其实是个蛮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可预测性,减少了贵族内部的摩擦,很适合一个静态的社会。但是它没有能够永久持续下去。在春秋中后期,它就出现了崩塌的征兆。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周王朝不再能维持大一统局面,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静态社会变成动态社会,所有的政治实体都面临巨大压力。诸侯国必须追求军事和行政效率,内部也必须重新切割权力格局。最终的结果是权力越来越集中。而权力越集中,官职也就越不像贵族的固有权利,而越像是国君的额外赏赐。

          第二个变动来自民间。在西周的时候,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民间完全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国君即使想从民间选拔官员也无从选起。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知识开始普及,知识分子呈现爆炸式增长。一下子,官员潜在储备极大丰富。而且这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学了一肚子当君子的学问,怎肯老实待在家里浇粪种地?孔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学而优则仕”的理论,给不甘心在家种地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而这种来自民间的求职压力也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化。

          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就整体性地崩溃了。

(节选自《科举之前的选官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世官制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世袭是人类的本能,等级制度则给了天子、诸侯、大夫等阶层采取世袭制的借口。

B . 世官制在春秋时期虽有所松动,但依然占据主流位置,这让平民百姓很难获得机会走上仕途。

C . 世官制作为相对稳定的制度,具有可预测性,可以缓解贵族内部的矛盾,在政局稳定的社会,能够永久持续下去。

D . 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整体性崩溃了,官员世袭现象消失,而代之以察举制度。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从隋唐起盛行的科举制,是我国独有的“特殊”制度,可以看作国家政治复杂化与囯家规模超大化倒逼现实政治的产物。

B . 不同于宋元明清等时期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西周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

C . 孟子对理想化社会的描述,明确了不同的阶层在等级树上相去不远的地位,为世袭制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D .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契合了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心理,给他们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也推动了西周选官制度的改革。

(3) 简要概括世官制出现崩塌征兆的两点原因。(每点不超过20字)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8月17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换“十年之约”回归的日子。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有近十万“稻米”(“盗迷”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墓笔记》陪伴岁月的交代。

       景区: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临时食宿安置等贴心服务。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稻米”共度稻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A

2-1、D

3-1、C

4-1、C

5-1、D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D

6-2、A

6-3、B

6-4、①(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②这件事就停止不力了。张宿对此怀根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四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宫职,让他做了吏部待郎。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1、C,D

7-2、

第一问: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留恋之情。行人未起,别离的船鼓就已经响起,仿佛在催促一般,从而表达了苏试心中的倍别之情。

第二问:①问人对王长宫很仰慕.词中词人以经冬不调的“苍桧”、竹坞、松窗等代表正直刚毅的泉物烘托了王长宫正直耿介,性格刚毅的隐士形象。

②词人与王长宫相处中情投息合。词中词人写了自己与客人畅谈,整整一夜,把酒都喝完了

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

【第1空】黑云压城城欲

【第2空】甲光向日金鳞开

【第3空】持节云中

【第4空】何日遣冯唐

【第5空】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9-1、B

9-2、

①语言质朴,擅用口语,如“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等口语化的表达,朴素自然背后有丰富的生活风貌。

②文章选材于日常生活,如瓦片,四合院露台晒的萝卜干,秋天摘枣,国庆节看礼花等日常生活,于平凡生活中显示出独持的魅力,表现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③结尾含蓄,意味深长,以泉色猫写结束文章,表现作者对老北京特有风貌的喜爱和深切怀念。

10-1、B

10-2B

10-3、

①大一统局面破坏后权力集中致使官职不固定。

②知识分子群体产生并渴望走上改治舞台。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参考例文


追寻心中的梦
         有梦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题记。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凭永无瑕的诗,因为有了追求,有了梦想,青春这首长诗才弥足珍贵。正因为有了那份追求的梦想,追求者才踏上条坎坷的道路。


          花朵因为有着渴望青春的梦得,才吐露出了芬芳:蝶蛹因为有着追求光明的梦想,才挣脱了束缚:雄度因为有着播击蓝天的梦想,才努力的飞翔世界因为存在梦得而不断改变,科学家因为有若梦想不断的创新,研究出新的。有用的东西。世界也因为有科学家的不新发展,才有飞天的梦。飞上月球,探测月球,制造飞船等,让人美更深一步对地球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医学家的梦想是研究出新的药物,让人类有抵抗病魔的能力,让人们有健康的身体,幸福快乐地生活。

          不管是谁,因为有若对梦想的追求,而不断地奋斗不断拼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穿过海洋与海浪搏击。袁隆平因为有着“解决人类温饱的问题”的梦想,因为这个目标太大,太遥远了,但他在一步步努力。为他的梦想拼搏,终于育出了水稻,被世人称为“东方魔稻”。

          梦想的实现,是一个经过千辛万苦的过程,但是,不跨越这个过程,梦想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过程充满南笑、讽刺、失败,看你选择坚持还是退缩呢!苔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患上耳疾,但他不会屈服,选择坚持下来,反而扼住命运的咽喉,咬住小木杆听声,完成了一部《命运交响曲》的梦想。贝多芬不退缩的精神,感染了后人,既然人有一种不退缩、不放弃、不屈服的精神,因为有梦想的存在。

          因为有了梦相,我们才会生存下来,国家才会发达。所以我们要坚持心中的梦想,不断的为之奋斗。辉煌的成就,正因为有梦想。


上一篇【高二语文上】浙江省金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下一篇【语文试题】高一语文 下册 期中考试试题(三)(附答案)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