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杋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超然客公众号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 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増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堿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 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弌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杋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4分) 5.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冬与狮(节选) 兰晓龙 天空有几颗星星很规整地闪烁,那是美军往战区空投物资的夜航灯。 千里和万里坐在林边看着,没这个意识也懒得意识,剧战和巨大的悲恸之后基本上就是真空万里:“哥,我可能快死了。你不用带我回家。” 千里没转头,睨着弟弟,看着万里在那幼稚又老成地述说愁事。 万里:“也不用埋我。”他看着自己烂掉的手,那现在属于不值得包扎的伤:“太累。不想累死你们。” 千里:“怎么个意思?” 万里很认真地戳了戳自己的心脏,自我诊断:“我这里痛。一挣一挣地痛,一胀一胀地痛,有时要裂开一样地痛,刀子扎一样地痛,咱老家也有人这样,没多久,他死了。” 千里:“啥时候有的?” 万里:“你把我从山坡上推下来,让我自己走那会有的。后来就常有,现在特厉害。哦,还得早,瞒着爸妈跟上你那会就有了。不过不厉害。” 千里:“站起来,这病能治。” 万里乖乖站起来。千里看着弟弟,从来不走心的家伙现在在心痛。那是个陌生的感受万里又痛又怕,喘不过气。不到一个月,万里体会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别离,第一次负责,第一次勇敢而非放任,第一次超然客公众号自豪,第一次体会团队,第一次认知国家,第一次见证生死,现在是第一次心碎。 千里一拳抡了过去。 万里愤怒:“你干什么?” 千里:“挨打的地方痛,现在是不是心里没那么痛了?” 万里愣了一会:“好些了。” 千里:“欢迎你来第七穿插连,因为这里没痛过,那是走过七连,不算来过七连。你且不会死,长命着呢,那叫难受。” 万里:“我难受过,不这样。” 千里:“那叫真难受,那叫心碎了。” 万里:“可是我还痛。” 千里:“那是你以前太不走心,现在又太走心。万里,你不是炮,你尽管又彪又二地活着,可人上边,走点心。” 他又一拳抡过去,万里甘之如饴。 千里:“还手啊!挨打就要还手啊!我也痛,我也痛啊!” 万里:“……哦。” 于是兄弟俩不闪不避,你一拳,我一拳,间或会有“还痛吗”“还痛”的互相询问,这种询问或回答并不一定来自万里。 殴打后来成了雪地上的拥抱,气喘吁吁,但是平静。 千里:“真不知道爸妈看见你成了这样,是难受还是高兴。” 万里:“我也不知道。” 旁边忽然有人问:“第七穿插连?” 兄弟俩回头,看见让他们心脏都能骤停的一景:团直的那名骑兵传令兵,骑在马上驰骋而来,雪浪在马蹄下翻滚。 惊讶,或者说惊喜地忘了回答。 传令兵于是又问一遍:“第七穿插连?” 梅生连跑带爬地从林子里窜了出来,他是狂喜:“第七穿插连!团直……” 可是传令兵连人带马撞在一棵树上,马翻倒,挣扎着往起里爬。传令兵先从坠地中爬起来,艰难地走向他们。 传令兵:“我来的方向,七点方向,祠鼐大桥,友军部队,急需增援,必须增援,否则,没法打了。” 他的声音又断续又急促,千里他们理解为长途跋涉后的呼吸不匀。 千里:“团部呢?大部队呢?” 传令兵比万里还稚嫩的脸顿时黯然:“打散了。我也在找,一直在找。最后一个命令是各自为战,但团结一心。这是胜利。完毕。你们饿不饿?” 对千里和梅生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实是坏到让他们对后一句没反应的坏消息。 传令兵看着他还在挣扎的马:“它叫春生。春生两岁。我双手把春生从它妈肚子里拽出来的,班长说这马会一辈子记着你。春生冻瞎了。” 他说得像是没啥感情,语法是刚过扫盲班级别的稚嫩。但是往下千里他们知道这孩子做了多大的舍弃:“它是我的朋友,所以吃的时候你们千万要记得,它叫春生。要保证。” 千里:“我们不吃……” 传令兵对春生开了一枪。 千里不想说,万里不知道怎么说,连梅生都不知道怎么说。 传令兵:“七点,祠鼐,急需援军,没有援军,你们是最近的援军——祖国在什么方向?” 茫然,但是梅生指点,那是悬崖的方向,有着皎洁的月光。 于是传令兵在雪地里艰难地走着,祖国和月光吸引了他最后的神志。千里他们这时才发现他的背都被打烂了,没那么多血是因为伤口早已冻结。 传令兵于是跪在悬崖上,看着他觉得他能看到的祖国,那是回家的方向。 传令兵:“新中国万岁。 然后他死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一座平静而赤诚的冰雕。 (有改动) 【注】伍千里和伍万里是兄弟俩,哥哥是第七穿插连连长;后文提到的梅生是指导员第七穿插连刚刚经历一场阻击战,成功击溃美军,但伤亡惨重。 文本二: 在《冬与狮》序言中,兰晓龙透露,自己的父亲曾作为军医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自己直以来对于朝鲜战争的真正意味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这位战士托着个橘子(也许是糕点),憋着乐,有点懵懂,生机盎然,有点跳脱”,这张照片让兰晓龙产生强烈的创作欲,他感叹道,“他真年轻,他们真年轻”。 谈及《冬与狮》的书名,兰晓龙表示,对这个故事的认知,都在书名里。“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的人来自江浙长江流域到胶东半岛,把这样一群人给非常仓促地扔到了盖马高原零下40度的地方。相比十三兵团在西线打的那一仗,第九兵团这一仗严格来说打得不那么成功——十三兵团叫胜利,第九兵团这个叫惨胜。” (摘自北京青年报《兰晓龙新作<冬与狮>讲述“钢七连”长津湖之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选择了一场恶战后的短暂安静时段,通过兄弟俩的交流展示弟弟万里的内心成长和哥哥的满腔欣喜之情。 B.万里瞒着父母跟着哥哥从军,许多的“第一次”呈现了他进入军队生活后的经历也暗示了他“心痛”的原因。 C.文本一中的传令兵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都没有留下名字,这都蕴含着作者对无数无名英雄的赞美之意。 D.文本一标题寓意深刻,用极简的语言凸显了环境与人物特征:文本二对书名的介绍,丰富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类似“幼稚又老成”“气喘吁吁,但是平静”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形象的不同。 B.文中两处画线句,前者交代恶劣的战场形势,后者以“皎洁的月光”寄托希望,同时以“悬崖”暗示战争的艰难 C.文中千里的“惊喜”和梅生的“狂喜”,与后来确知坏消息后产生的情绪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整体战况的惨烈 D.传令兵的语言多用短句,且在说话中常有语意突转现象,这表现了他年轻稚嫩、因紧张而表达不流畅的特点 8.有人评价兰晓龙的小说创作“有意融合话剧的特点”。请分析文本一融合了怎样的话剧特点。(4分) 9.文本二提到,一位18岁志愿军战士的照片让作者产生强烈的创作欲。请分析其创作动机是如何在文本一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严毅沉果,有大略。安禄山反,郛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知节度事。肃宗即位,诏以兵赴灵武,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乾元初,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利,降贼,史思明乘胜西向。光弼敦阵徐行,趋东京,谓留守韦陟曰:“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陟曰:“益陕兵,公保潼关,可以持久。”光弼曰:“两军相敌,尺寸地必争。今委五百里而守关,贼得地,势益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遂檄河南纵官吏避贼,闬无留人,督军取战守备。上元元年,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再逐北。思明屯兵河清,声渡河绝饷路。光弼壁野水渡,既夕还军,留牙将雍希颢守,曰: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左右窃怪语无伦。是日,思明果召日越曰:“光弼野次,尔以铁骑五百夜取之,不然,无归!”日越至垒,使人问曰:“太尉在乎?”曰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为谁?”曰:“雍希颢。”日越谓其下曰:“我受命云何?今顾获希颢归,不免死。”遂请降希颢,与俱至。光弼厚待之,表授右金吾大将军。高晖闻之,亦降。或问:“公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思明再败,恨不得野战,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颢无名,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右,降者见遇,贰者得不思奋乎?”宝应元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一卷》,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B.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C.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D.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比跪拜礼简慢,多用于平辈间。 B.上元,指肃宗年号。皇帝通常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人常用年号来代指皇帝。 C.右,旧时以“左”“右”来区分尊卑高下,通常是左贬右升。文中以右为尊。 D.铁券,是封建帝王用以褒奖功臣、重臣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众轻慢承业已令李光弼不满,兵权交接的狂妄彻底激怒光弼,招来杀身之祸。 B.李光弼反对退守潼关,认为兵家寸土必争,主张移军河阳,形成灵活作战之势。 C.史思明曾打败许叔冀,迫使其投降;后来他驰援怀州,又迫使李光弼两度败北。 D.李光弼平叛有功,晋封临淮郡王,名列太庙,并在凌烟阁留下画像,极富荣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5分) (2)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3分) 14.李日越为什么会投降?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①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②。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③。 【注】①此诗作于司马光隐居洛阳之时。②蜩螗:蝉的别名。熠燿:借指萤火虫。③据《彭宠传》记载,王莽为宰衡(官名)时,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夜半客,甄长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借夏蝉、萤火虫点出大暑时令,“荒庭”“老柳”等意象给人以落寞之感。 B.颔联在“苦暑”与“惊秋”的对比中,写出大暑之际人与自然万物的不同感受。 C.尾联化用典故,“如何”二字道出诗人想要建功立业,却苦于无人举荐的无奈。 D.全诗意象典型,意境雄浑壮阔;平中见奇,情感深沉蕴藉,丰富读者审美体验。 16.有人说:“真正的‘绝妙’好诗,是让人感受到客观中的主观,不说忧伤,却字字忧伤。”请赏析颈联的“绝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关于治国之道,魏征先以树木、河流设喻,进而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元则借郭橐驼之口批判官府不懂治理之道,认为百姓连慰劳官吏都没空,“______________?” (2)“舟船”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杜甫因战争与亲友隔绝,漂泊孤独之余登楼慨叹“______________”苏轼夜游赤壁,抒发了在万顷碧波上“______________”的快意;陆游描摹当年“______________”的战斗盛况,书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愤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时令甫过立冬,秋禾已经收割,一马平川的田野阡陌_______着绿茵茵的麦苗。宋城村东南,几段土黄色残破的城垣兀立于旷野之上,遗世而独立,阳光照耀下格外惹人的眼。最东侧的一段保存较为完好,虽然看不到一块砖,全是夯土,却很“有型”,保持着墙的形体,没有坍塌委地的_______模样,仿佛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残留着一份硬朗。 我沿着羊肠小道爬上了城墙,时近中午,太阳正好,晴空中偶有白云舒卷。高低不平的城墙上那些密布丛生的荆棘和小槐树还顽强地绿着,尽管和黄色斑驳着。站在城墙上远望,我断断续续发现南面和西面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我由衷为之惊叹,这样一座荒弃的城垣,历经战乱兵燹、自然侵蚀,竟然至今还能保存着大体的模样,殊为难得。要知道,西方建筑是石头结构,不易损毁,像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堡遗址保存完好,而中国建筑是砖木结构,一把冲天大火就会将一座_______的建筑化为乌有。城墙荒废后有用的砖被捡走,唯余的就是夯土。夯土向来和土地一家亲,极易打成一片,而这些夯土能挺立着努力和脚下的土划清界限,一挺就是千年。即便肢残体破,身矮貌寝,也是_______,可谓一条土汉子!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蜷伏 颓败 美轮美奂 有模有样 B.舒展 颓废 蔚为大观 惟妙惟肖 C.蜷伏 颓废 美轮美奂 惟妙惟肖 D.舒展 颓败 蔚为大观 有模有样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B.我断断续续发现南面和西面都遗失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C.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存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形成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 D.我发现南面和西面断断续续都遗存着一截一截的断壁残垣,合起来一座矩形城郭的大致轮廓居然出现在眼前。20.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秋季,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花粉过敏。 ① ,认为是由于体质差导致的感冒。其实,在我国北方地区,引发秋季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是蒿草、豚草、藜草等杂草的风媒花粉,( ),会不可避免地被人吸入体内。 ② ,但是过敏体质的人却会产生强烈、过激的免疫反应。当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时,过敏体质人群就会出现结膜炎、鼻炎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问题, ③ ,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空气传播,这些花粉借助风力 B.这些花粉借助风力,通过空气传播 C.通过借助风力,空气传播这些花粉 D.这些花粉通过空气传播,借助风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内”与“外”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的本义非常简单,而一旦有了参照点或参照系(如圈内圈外、内行外行等),或是与其它的词组成新词(如内因外因、内求外求等),内涵就非常丰富。内与外的关系处理不但重要,而且复杂,还要讲究艺术。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
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制| 科学| 试题: 小学| 初中| 中考| 高中| 高考| 作文: 小学| 初中| 高中| 满分| 技巧|素材|英汉词典 |
高校: 985/211| 各省市| 港澳台| 国外| 排名| 中考专辑| 高考专辑| 各省中学| 职业考试: 从业资格| 技术技能| 艺术等级| 公务员| 百年党史 |
课外: 教育动态| 教育法规| 老师榜| 家长帮| 学生派| 安全说| 古诗古文| 世界名著| 近代文学| 寓言故事| 格言名句| 阅读技巧| 在线许愿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