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 杨修之死 原文
2021-10-24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18课 杨修之死 一、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庖páo官 鸡肋lèi 夏侯 dūn 食讫qì 佯yáng 簏lù 谮zèn 叱chì退 麾huī军 绰chāo刀 主簿bù 2、字词注释 (1) 适庖官进鸡汤 适:适逢,正赶上。 (2) 修以鸡肋之意对 对:回答。 (3)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讫:完毕。 (4)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径:直接。 (5)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伺:守候。 (6)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谮:诬陷,中伤。 (7) 魏延诈败而走 诈:假装。 (8)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麾:指挥。 二、重点句子译文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触犯曹操的忌讳。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曹操)假装吃惊地问:“什么人杀死我的侍卫?”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没有在梦里,你们才在梦中呀!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话,曹植就依照条例回答他。 三、主题思想 课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四、重点问题 1、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 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 2、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 “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3、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要点: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4、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5、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6、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7、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五、阅读理解 1、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学习人物的就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2、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 ⑴、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⑵、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⑶、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3、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4、体会小说中的“智”。 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 ⑴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⑵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⑶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⑷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⑸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这是八个好汉智设圈套取生辰纲,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智”呢? 天时:红日当天,大热;地利:黄泥冈,松林;人不和:杨志。 杨志的智举: ⑴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 ⑵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⑶禁止众人买酒。 5、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 六、学习总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七、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八、课文原文 杨修之死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 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