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初三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初三语文 > 正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2021-11-03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22课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一、译文
纠错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二、注释
纠错   
(1) 辍耕之垄上            辍,停止;之,到、往。
(2) 苟富贵                  苟:如果。
(3) 等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4) 楚人怜之                怜:爱戴。
(5)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王:称王。
(6) 忿恚尉                   恚:恼怒。
(7) 并杀两尉               并:一齐。
(8) 藉第令毋斩            藉:即使,假若。
(9) 为坛而盟               盟:盟誓。
(10) 比至陈                比:等到。
(11)若为佣耕              若,你;
(12)闾左:                 借代贫民;
(13)次当行:              编在戍边队伍中;
(14)会天大雨:           会,正逢;
(15)度已失期:           度,考虑,心里想; 
 三、文言知识
纠错   
通假字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2、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5、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6.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zhé),通“谪”,被发配,被流放。)
古今异义词
等死。古义:一样,同样。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怜,爱戴。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借给,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古义:逃跑,逃走。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自,偷着。今义:间隙。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如果。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三老: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豪杰: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古义:曾经。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古义:怎么,哪里。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度已失期。古义:估计。今义:限度,分寸
将军身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
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的火,指鬼火。
狐鸣呼曰。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乃丹书。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书:名词作动词,书写
法皆斩。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皆指目陈胜。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指指着。
皆刑其长吏。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竹板打。
宜多应者。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论功劳
一词多义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起辅助音节的作用)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令辱之(代词;他,指吴广)
陈胜佐之(代词;他,指吴广)
杀之以应陈涉(代词;他们,指各县长史)
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它, 指起义的事)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功宜为王(大王)
陈胜王(称王)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项燕为楚将(是)

乃丹书帛曰(名词作动词,书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布条)

广故数言欲亡(多次)
卒数万人(几,概数词)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才)
乃入据陈(于是,就)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定国号,宣称)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来)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和……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队伍)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夺而杀尉(表承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但)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圣上)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宜多应者(响应)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公等遇雨(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吴广以为然(正确,对的)

卜者知其指意 (通“旨”,意图)
皆指目陈胜(指指点点)

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
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连词,表假设,意思是如果)

从民欲也 (依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从)

比至陈(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正在)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他,指扶苏)
卜者知其指意(代词;他,指吴广)
以激怒其众(代词;他们,指起义的人们)
皆刑其长史(代词;他们,指郡县里被秦压迫的人)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 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后演化为 ……者 或 ……也 这都是判断句)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是、为……)
3.未知其死也
倒装句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状语后置句,以尉首为状语)
2、诸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定语后置句,苦秦吏是郡县的后置定语)  
 四、主题思想
纠错   
      此文生动地记述了从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怀有“鸿鹄之志”。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尤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是对封建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富有远见,他的话具有鼓动性,才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 
 五、阅读理解
纠错   
1、陈涉是什么出身?
    “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2、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3、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4、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5、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6、“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苟富贵,无相忘。
7、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
       “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
8、陈胜、吴广指出的众士面临的绝境是?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9、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陈涉、吴广起义经过了几个步骤?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抓住时机,“并杀两尉”,扫除障碍;号召徒属,进行宣传,指明方向;明确领导,胜利进军,迅速壮大。
12、“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
13、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六、创作背景
纠错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 
 七、写作手法
纠错   
     本段中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干。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史记》中的“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上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下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