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中考语文试卷】2021黑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试题答案分析汇编

2021-12-09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2021黑龙江绥化
(二)阅读《善用语言的力量》,回答15-18题。(8分)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古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 “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为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
15.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6.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2分)
17.文中②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2分)
18.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王刚要参加,父母不同意,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如何帮他劝说父母?(2分)
   
答案:
15、①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充当事实论据证明本文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6、运用了道理论证(引证法)和举例论证(例证法)的论证方法。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和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17、不能。②③④这三段分别从理、德、情三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与第①段中“有理有德亦有情”(或与第⑥段中“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相对应,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18、示例:叔叔(阿姨)您好,参加运动会是为班级争荣誉,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请你们让王刚参加吧,好吗?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
(三)阅读《清洁人生》一文,回答第21-24题。(共9分)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笑,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有删改)
21.文中写了有关父亲的几件小事?从中能看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2分) 
22.第⑤、⑧段两处加点词语“干净”各有怎样的含义?(2分) 
23.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24.试分析文章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3分) 
 
答案:
21.第一件事:父亲洗白衬衫;第二件事:父亲给我洗澡;第三件事:父亲为母亲买镜子;第四件事: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
父亲是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刚强的人。
评分说明:(2分)第一问,四件事答出三件即可给1分,两件0.5分,一件不给分;第二问,答出三点即给1分,两点0.5分,一点不得分。
22.⑤段“干净”的含义是指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爱会让一个人干净。⑧段“干净”是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浮华、杂念、欲望)等。
评分说明:(2分)每个“干净”的含义答对各自得1分。
23.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表现父亲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达出父亲温柔的父爱(表现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评分说明:(2分)写出描写方法得1分,作用1分。
24.(1)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做铺垫;(2)营造出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3)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的迷茫(苦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评分说明:(3分)每点1分。

2021黑龙江哈尔滨
阅读《自由要以邻为伴》,回答下列小题。

自由要以邻为伴
①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勾画了一个未来社会的愿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自由要以邻为伴。
②邻者,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社会有动力,自然有活力。对社会,要融合;对自然,要敬畏。自由要以邻为伴的意思就是,自由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③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树立视邻为朋友,视邻为伙伴的观念。古人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朋友)”,今人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都说明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让个人的自由成为别人自由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更不是“灭火器”。
④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善于合作,善于沟通。陶潜有诗云:“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意思是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既然是邻曲、朋友,就要“时时来”,就要“谈在昔”。只有“时时来”,勤走动,才能增进友谊;只有“谈在昔”,多沟通,才能求同存异。无数事实都证明:合作、沟通,使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共享自由。
⑤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爱惜自然,敬畏自然。爱惜自然,我们就能尽享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不敬畏自然,自然就可能反噬我们。风景秀丽的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内,列车行驶在标准铁路上,而大象、长颈鹿等动物从桥梁式动物通道下悠然通过。人与动物,独乐、共乐,其乐融融。与之相反,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人类不理性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只有心怀爱惜和敬畏之情,才能与自然和谐相融,真正体验到自由的真谛。
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自由只有做到了以邻为伴,才能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助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实现我们伟大的强国梦。
(选文有改动)
20. “自由要以邻为伴”的意思是什么?
21.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22. 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23.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1)一段时间以来,云南野象群离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游荡。它们沿途破坏,啃食庄稼……使当地财产遭受损失,人民生命受到威胁。
(2)当地政府积极采取行动,“盯住象”,“管住人”。他们采取地面人员监守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对象群进行监测,确保每头象都在监控范围内。同时,他们投入大量人力,出动各类车辆,适时择地设障堵截、投放象食……尽最大努力避免人象遭遇,确保人象安全。
当我们的邻伴野象群“自由”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干扰了我们的自由时,你怎么看待我们人类的措施与做法?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第①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就要以邻为伴”。然后第②段解释了中心论点的意思,第③④⑤段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全文的结构是总分。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的意思。根据文章“自由要以邻为伴的意思就是,自由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画线句列举了风景秀丽的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和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的不同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直接证明了爱惜自然,我们就能尽享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不敬畏自然,自然就可能反噬我们,进而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
(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可知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的观点。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
(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当我们的邻伴野象群“自由”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干扰了我们的自由时,我们人类采取了地面人员监守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对象群进行监测,确保每头象都在监控范围内。同时,他们投入大量人力,出动各类车辆,适时择地设障堵截、投放象食……尽最大努力避免人象遭遇,确保人象安全。这种做法与措施恰好证明了自由要以邻为伴,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只有爱惜自然,才能尽享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类只有心怀爱惜和敬畏之情,才能与自然和谐相融,真正体验到自由的真谛。
【答案】1. 自由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3. 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与别人和谐相处,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   
4. 人类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人象冲突,充分践行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自由要以邻为伴,就是要爱惜自然,敬畏自然,敬畏自然界的生物
【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2021黑龙江龙东
(三)阅读《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①12月10日,++++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②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需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③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永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才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④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⑤自2019年起,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为“工匠日”,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工匠设立专属节日的城市。设立“工匠日”,是为了激励工匠们创新创造,也是为了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无论是开展“杭州工匠”评选与表彰、打造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与工匠元素特色!街区,还是创立“杭工云课”等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建立健全“工匠带徒”制度,众多举措让工匠有荣誉感、成就感,让崇尚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
⑥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新时代书写出更多更精彩更动人的“工匠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21.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将如何书写自己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2分)
 
 【分析】本文第①段从习主席的贺信入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的中心论点;第②段阐述了“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③④段论述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要创造并讲好“工匠故事”;第⑤段以杭州为例介绍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第⑥段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第①段从习主席的贺信入笔,结合我国实际,明确提出了这一论点,后面,又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重要性、如何才能深入人心等角度进行论证。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从“叶金龙”“吴玉泉”“赵永林”“一批批”等来看,是举例论证。说明他们是“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证明“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的论点。
(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需从头到尾准确概括每一自然段意思,然后将意思或角度相同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第①段提出“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的中心论点;第②段阐述了“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③④段论述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要创造并讲好“工匠故事”;第⑤段以杭州为例介绍如何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时尚;第⑥段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也可把③④⑤段分成一个层次,论证思路就是提出论点,阐述重要性,论述如何做,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4)本题考查表达见解的能力。首先要从文中找到重要信息: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创造更多工匠故事,讲好工匠故事等,然后,结合自己是学生的实际,从明含义、懂道理、做宣传、立大志、打基础的思路来构思和表述。
答案:
1.①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②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③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
评分标准:(2分)以上三点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3.首先引用++++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接着通过两个分论点及杭州设立“工匠日”的事例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最后进一步重申中心论点,发出号召。
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
4.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懂得工匠精神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发现身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讲好工匠故事,立志做一名大国工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点评】议论文如何确定中心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2021黑龙江牡丹江
(四)(共9分)
阅读《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回答各题。
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
①“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亿万人民激扬豪情壮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要激扬雄心壮志。
②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95后”棋手柯洁,多次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夺冠,“拼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80多岁的袁隆平,依旧热爱挑战自我,一再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敢于“归零翻篇”,以既有高度为新起点,才能在更高定位宝现突破。一次超越就是一次新生,一次超越就是一次创造,社会正是在个体的自我超越中不断前行。
③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一项基于500万次点击日志数据的分析显示,90%的点击集中在搜索引擎前10名,其中前3名又占了62.5%的点击量。“头部”,意味着高价值、有优势。钱学森常说,科技竞争“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正是在提示人们向价值创造链“头部”要竞争力。现实中,越是积蓄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越能专注于成就“头部效应”。
④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就会在顺境中看到不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我们更须守谦行实。
⑤未来必然是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路就在脚下,美好的图景属于追梦人。满怀雄心壮志,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我们就能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21. 第①段有何作用?
22. 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23. 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4. 结合文意,谈谈你在学习中应怎样激扬雄心壮志。
 
 【答案】21. 统摄全篇,引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心论点:要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同时充当本文道理论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本文是从要勇于“归零翻篇”,要追求“头部效应”,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23. 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分论点: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4. 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积蓄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永不停滞、永不懈怠,守谦行实。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首段作用的分析。第①段引用总书记的话“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引出中心论点:要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同时充当道理论据。“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要激扬雄心壮志”统摄全篇。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论点的概括。由第②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可知,分论点之一为: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由第③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可知,分论点之一为: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由第④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可知,分论点之一为: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故可知答案:本文是从要勇于“归零翻篇”,要追求“头部效应”,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方法,举了袁隆平不断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的例子,进一步论证第②段分论点即“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例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启示。文章围绕“要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的中心论点,分别从要勇于“归零翻篇”,要追求“头部效应”,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由第②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可知,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不断超越自己,学无止境、永不懈怠。由第③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可知,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积蓄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争当学习的优秀者。由第④段“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可知,在学习中我们也可以时刻保持虚心求教,求真务实的态度,不骄傲,踏实学习。

2021黑龙江大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拥有极高的收视率,这让节目的策划者也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②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籍。
③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
④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⑤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化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⑥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⑦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远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⑨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链接: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 —10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播出,快速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大家在议论节目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节目内容后面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很多人都喜欢这类节目,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19. 下列有关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开篇从《中国诗词大会》入手,提出问题,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本文只运用的事实论证来论述“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这个论题,说理透彻。
C. 本文第⑧段引述康震教授话能够起到照应文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D. 本文结尾“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意在告诉我们要用行动来坚定文化自信。
20. 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的3点意义。(每点不超过15个字)(3分)
21. 有关古典诗词的节目引发全民关注,结合原文及链接从民族角度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9B    
20. ①焦躁、困惑时给予平静与慰籍;②形成个体诗心的灵感;③从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21. ①诗词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远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②古典诗词节目内容蕴藏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很多人都喜欢这类节目,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上一篇【中考语文试卷】2021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试题答案分析汇编

下一篇【中考语文试卷】2021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试题答案分析汇编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