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2021湖南永州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 ①春暖花开,青春正好。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如何做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铺好青春底色,值得当代青年深入思考。②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树立一生之志。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学子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或献身革命,或渡海求学。革命先辈、英模栋梁早在青年时期就已将报国之心、奋斗之志融入人生追求。鲜红底色一旦铺就,将流淌在青年血脉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 ③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化解消沉情绪,体会成长快乐。当代青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常缺磨炼。有的青年不愿拼搏,常陷入彷徨和徘徊:有的娇气脆弱,一遇挫折就放弃;还有的存在咸鱼心态,得过且过。学习先辈的拼搏意志、吃苦精神,有助于激励当代青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④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明辩是非曲直,认清真伪善恶。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让开放、个性、多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各类声音言论交织涌动,给青年的价值判断带来困扰。当代青年唯有从党史学习中真切把脉历史发展的潮流方向,方能客观理解国家发展现实,保持清醒。 ⑤奋斗新时代,青春正当时,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的底色。 (文/徐宁,有删改) 17. 下列关于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代青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B. 青年要在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C. 当代青年应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底色。 D. 当代青年应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18. 下列材料不适合放在第②段中充当论据的一项是( ) A. 王进喜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时刻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B. 雷锋工作积极,热心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C.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胁,坚贞不屈,豪不畏惧,壮烈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D. 海伦•凯勒身残志坚,无惧困难,刻苦学习,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答案】17. C 18. 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C.根据文章标题《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和结尾段“奋斗新时代,青春正当时,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的底色”可知,文章的中心是当代青年应让红色真正成为青春底色;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议论文材料补充。 D.第②段主要讲述红色成为青春底色对青少年的作用,能找准人生方向,树立一生之志。选项中海伦•凯勒则是坚强、刻苦,不适合作为第②段论据; 故选D。 2021湖南张家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①“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②牛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象征。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爱牛、救牛、颂牛的一个原因。“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画家李可染也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③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喻,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④牛是勤奋耕耘、吃苦耐劳的象征。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勤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耕耘出来的。 ⑤“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牛气冲天”。 (来源:《人民日报》陈凌2021年2月11日第4版,有改动) 15. 阅读全文,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两个合适的四字词语。16. 梳理第④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最后,强调成绩的取得、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勤奋耕耘、吃苦耐劳。 17. 下面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补充在文章的第②自然段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他向古代典籍钻探时,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从唐诗下手,不动声响,无声无闻,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答案】15. 示例:开拓创新、勇于拼搏(体现开拓创新、拼搏之类的词,意思相近都可) 16. ①. 首先,提出“牛是勤奋耕耘、吃苦耐劳 象征”这一分论点; ②. 接着,引用古语、列举齐白石勤奋耕耘、终有所成的例子展开论述。 17. 不能。因为材料表现的是闻一多先生勤奋治学,刻苦钻研的品质,第②自然段的分论点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品质。材料与观点不符。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论点的提炼。从第①段和最后一段看,牛有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种,分别代表或象征一种精神品质,②④段分别论述孺子牛和老黄牛象征的品质,③段应论述拓荒牛的象征意义。从①段的总括句“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和③段的分析“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可知,处于段首论点位置的词语应是“创新”“拼搏”之意,需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表述。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本段第一句提出“牛是勤奋耕耘、吃苦耐劳的象征”的分论点;第二句用古语“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进行道路论证;第三四句概述齐白石的故事,第五六句对事例进行议论小结;最后一句,得出“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耕耘出来的”结论。本题只需填出一二两个论证步骤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的选用。第二段的分论点是“牛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象征”,而材料所述闻一多先生是如何钻探古代典籍的,表现的是闻一多先生勤奋治学,刻苦钻研的品质,并没有表现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品质,因而不能证明本段论点。故不合适。 2021湖南衡阳 (四)议论文阅读(6分)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已,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礼记•中庸》中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宁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 “慎独”呢?关键要在“隐” 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还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感,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本文从“为什么要‘慎独’”和“ ”两方面论述了“ ”的中心论点。 I9.下面的论据不适合论证“慎独”的一项是( )(2分) A.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 B.一个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这位中学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车主。 C.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刚开始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新鞋。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新鞋,就再也无论干湿,随便落脚。 D.元代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道旁有梨树,众人竞相摘吃,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说,兵荒马乱,梨树无主,摘吃无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③④⑤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论述了“慎独”的重要意义。 B.第④段中,为了论证观点,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C.第⑧段举王顺友的例子,论证了“‘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的分论点。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论证严密。 答案: 18.怎样做到“慎独”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19C 20B 2021湖南邵阳 (二)议论文阅读(8分)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①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②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子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⑥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曾经翰墨书香,如今电子触屏,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⑦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⑧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⑨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已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⑩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⑪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8日,有删改) 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4.文中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2分) 16.联系文章,谈谈你对“轻”阅读的理解。(2分) 答案: 13、“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14、对比论证,将过去读纸质书籍与现在的电子阅读对比,突出地论证了“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或“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阅读的选择更加个性、更加多元”。 15、首先提出了中心论点“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及“轻”阅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什么是轻阅读,接着论述“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的原因,并强调无论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最后引用古诗名句强调读书使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得出结论: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16、“轻”阅读指的是指尖上的轻便而轻灵的电子阅读,“轻”阅读更有助于读者更快捷的获得有分量的优质的阅读内容。“轻”阅读能让人生底蕴变得厚重,能使心灵丰富强大,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2021湖南常德. (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我们需要正确的“失败学” 刘瑜 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和无处不在的竞争。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实际上成功有实力、运气、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鄙视放弃、鄙视失败,也不必过分强调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李雪琴是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她去纽约留学之前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 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没有任何比较优势,怎么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日本有个工作叫做“收纳咨询师”,你看,收纳都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甚至事业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 (选自2020年11月20日《新华日报》) (1)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2)有人说,“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你怎么看? (3)有一些“虎妈”“狼爸”不断地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由此培养的孩子被称为“鸡娃”。请运用上文观点,谈谈你对“鸡娃”现象的理解。 (4)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对社会、老师、家长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鄙视放弃、追求成功、无视孩子的比较优势等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B.一个社会的创造力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应该激励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 C.从网络卖货到做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的成功经历了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己独特性的过程。 D.如果我们成功的标准太过单一,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个性特点,凡事都希望他干得比所有人都好,就看不到孩子身上的比较优势。 【分析】本文作者对社会、老师、家长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鄙视放弃、追求成功、无视孩子的比较优势等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从第四段“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可知失败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从第五段“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决不放弃”和第七段“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可知,承认失败,就会有转机,有一个新的天地。从第八段“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可知,应树立正确的失败观。 (2)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从第九段“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和第八段“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可以理解本句话,正是正确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3)本题考查理解运用。“鸡娃”现象,正是教育成功标准单一化的具体体现,与正确的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活出自我活,出风采,而不是拼输赢,否则,只能给孩子增加负担,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本题,需要看清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表述,仔细比较辨析。 ABD.正确。 C.有误,文中第八段,对李雪琴的分析总结是“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而选项的表述是“自我认识”。“认识自我”和“自我认识”是两个概念。 故选:C。 答案: (1)失败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承认失败,就可能带来转机,有一个新的天地。树立正确的失败观。 (2)示例: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赋都很普通,很难成为像马云那样的成功人士,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自己感兴趣、能发挥自己特长、展示自己个性的小天地里有一番作为,也是成功,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因而,也应该感到快乐,何来消极。 (3)示例:鸡娃教育,本质上是成功教育单一化的社会焦虑,我认为大可不必。我们理解部分家长的选择,更应透过鸡娃现象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如何才能改善我们的教育。教育有竞争的成分,但绝不是只有输赢的比赛,不是花了多少钱、上了多少辅导班的比拼。唯有尊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育的 本真,才能让孩子少一点负重前行,多一些健康成长。 (4)C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2021湖南益阳 10.(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为何成了新闻? ①日前,“某剧组在南大校园取景,当红明星遭冷遇”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与很多容易冲上网络舆论热点的现象不同,面对当红明星,南京大学的学子并没有“强势围观”,这似乎有些“反常态”。但是,在泛娱乐化的环境里,这种态度才应该被提倡。毕竟,专心读书才是大学里最美的“风景”,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样子。②舆论对此事之所以反应敏感,是因为此前出现过许多明星进校园引起围观的现象。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当红的娱乐明星在大学被围观,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表现。事实上,此前,一些明星进入校园后,的确会引起年轻学子的“狂欢”,不论是出于追星的想法,还是看热闹的心态,年轻人很容易去“强势围观”娱乐明星们。 ③对大学生而言,求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好好读书。能够让大学生仰慕的偶像,更应该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者本专业的优秀前辈们。仅仅凭借在娱乐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就能轻松吸引大量高校学生的目光,乃至令其为之“疯狂”,这才是反常的,才是不应该的。 ④我们还记得袁隆平院士走进湖南农业大学时引起学子热情欢迎的场面。袁隆平当时说:“我希望不是以长辈身份,而是作为朋友来和你们交流”,“同学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努力追求学问与思想的进步,这不仅是来自优秀前辈的谆谆教诲,也是如今大学生本来该有的状态。只是在现实中,有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被泛娱乐化的风潮迷住了双眼,不知道到底该追随什么样的偶像和榜样。 ⑤当钟南山、李兰娟走进高校的时候,我们同样能看到学子热情的欢呼,以至于网上有人说“大学秒变追星现场”。这些为国为民、专业精湛的前辈,的确值得大学生敬佩。当一个人确立心中的偶像后,其价值观也会受之影响。作为当今的大学生,也应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偶像才是真正值得自己崇拜的,而不是一味追随流行和风潮。 ⑥当然,这样说并非全盘否定娱乐明星的价值,毕竟没有娱乐的生活也是乏味的。只是作为高校学子,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即便是追星,也不妨多一些理性视角与长远眼光。从这一点来看,这次南大学子对当红娱乐明星的“冷淡”反应,让外界看到了更加理性的样子。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不辜负这一难得的青春时光。 (选自2021年5月19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生的偶像,应该只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本专业的优秀前辈。 B.大学生敬佩袁隆平、钟南山、李兰娟等人,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有力体现。 C.当代年轻人要想不辜负难得的青春时光,就应该将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主要任务上。 D.南京大学学子对当红娱乐明星的冷淡反应,表现出了南大学子在追星问题上的理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没成为新闻说起,引出下文大学生读书与追星之关系的话题。 B.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证明了大学生应该追对自己人生有价值的明星。 C.第⑥段强调“并不是全盘否定娱乐明星的价值”,辩证说理,体现了论证思维的严密性。 D.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学习与追星的关系,得出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不应追娱乐明星的结论。 (3)文中说“当一个人确立心中的偶像后,其价值观也会受之影响”,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由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没成为新闻说起,引出下文大学生学习与追星之关系的话题。接着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对当红娱乐明星要理性对待,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不辜负这一难得的青春时光。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结合“能够让大学生仰慕的偶像,更应该是那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者本专业的优秀前辈们”,可知选项表述不准确;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章论证分析。 A.有误,文章从明星在南大没被围观没成为新闻说起,引出下文大学生学习与追星之关系的话题,而非“读书与追星之关系的话题”; B.有误,文章第④段没有比喻论证; C.正确; D.有误,选项“得出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不应追娱乐明星的结论”于文无据。 故选:C。 (3)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偶像是人们心中的崇拜和梦想,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偶像,每个时代也都有每个时代的偶像,雷锋精神让一代代人感动和传承,醉心学术的陈景润令人深深景仰,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还有许多偶像,他们不是明星,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虽然他们是“小人物”,但他们却是一个时代的骄傲,因为他们播撒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的故事代代传承,他们是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榜样。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选对偶像,不能盲目崇拜、盲目追星,要把英雄当偶像,比如在此次疫情中,像定盘星一样的钟南山院士,“只要是工作需要、抢救病人需要,我可以舍弃其他为之奋斗”的李兰娟院士和无数个向死而生的逆行者。 答案: (1)A (2)C (3)偶像选得对不对,不仅是一个偶像崇拜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我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严肃问题。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选对偶像。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英雄当偶像,向他们学习,在身体力行中锻炼自己的品性,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比如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的人学习。虽然他们是“小人物”,但他们却是一个时代的骄傲,因为他们播撒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的故事代代传承,他们是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榜样。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2021湖南娄底 13.(9分)议论类。 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叶朗 ①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②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提倡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不可能起到这种作用。当然,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我们也反对解构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 ③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小说中最杰出的一位人物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所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④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⑤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楚书中每句话的意思,这有时也不容易。读通,就是要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⑥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赞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精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 ⑦同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原创性,就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原创性、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2021年5月6日《光明日报》11版,有删改)(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选文③段为什么要提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里的人物? (3)下列链接材料,作为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曾说,他小时候读《战争与和平》,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以强烈的嫌恶感”。 【分析】本文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第②至④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多读经典和大师著作的原因: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第⑤至⑦段介绍了阅读经典著作的注意事项:要精读;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 【解答】(1)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掌握。中心论点是集中、概括地表明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的判断语句,通常位于文章首尾,有时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没有明确语句,需要自己概括。本文可由第①段“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概括论点为:应多读经典的和大师的著作。 (2)本题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段落中举例子或讲道理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第③段叙述拉赫美托夫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具体且有说服力。由“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所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可见,其直接作用是论证本段分论点“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3)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对应。由“他小时候读《战争与和平》,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可见,链接材料论证的是经典著作对人的品位的积极影响。这与第④段“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的分论点一致,链接材料还与“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的内容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该段论点更具说服力。 答案: (1)示例:应多读经典的和大师的著作。 (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本段“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3)作为第④段论据最恰当。理由:链接材料论证了经典著作对人的品位的积极影响,与第④段分论点一致,并且与该段中“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该段论点更具说服力。 【点评】议论文如何确定中心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2021湖南岳阳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性文章,完成下面小题。(3分) 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①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于每个人不是均等的。会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在无形中比别人多很多时间。要多出很多时间,就需将一份时间暗暗重叠使用多次。被重叠的时间就是时间本身之外的“暗时间”。我们花在走路、坐车、吃饭、逛街上的时间都可以创造暗时间,因为我们可以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看到和学到的东西。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力。②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暗时间达人都是这样做的,贝多芬喜欢在午饭后散步,他的口袋里总是带着铅笔和几张五线谱,以便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毛姆经常一边泡澡,一边想文章的开头。他们将需完成的事常驻其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所以,在生活时间里,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这时候他们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 ③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的好办法。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刚刚浸入书中的世界,突然听到同学们在谈论你感兴趣的话题,你花10分钟听完后,如果想恢复到10分钟前看书的状态,就需要时间去激活记忆。假如你热身的状态需要15分钟,那么你听闲谈的时间实际就是25分钟了。这15分钟思维切换的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④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网络被激活了,这种忘记时间的“沉浸”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体验。按照实际投入时间是时间与效率的乘积计算,心流时间能将时间效率最大化。省去思维切换时间创造大块时间,让心流时间在大块时间里持续流动,就会赢得暗时间。 ⑤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也极有可能赢得暗时间。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一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某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那是因为表层意识没思考这个问题,但潜意识还保持其“惯性”,仍然在做思考的努力,让你在某个瞬间就突然得出答案了。灵感缪斯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心心念念必有回响。是潜意识在无形中把时间利用了,灵感趁着暗时间喷薄而出。 ⑥管理好暗时间,就能像八爪鱼一样,能同时推进多项任务,在和别人同样多的时间内,可能完成的事情更多,成长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雅节奏里,不疾不徐地进步。 (文/庆哥,有删改) 18.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9.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20. 请你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其一,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判断它能否作为选文的论据并陈述理由。(2分) 【链接材料】 (Ⅰ)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一位勤奋的女作家,年轻的时候,她的家务劳动很繁重,她在洗衣服、烤面包时都在构思,脑海中一旦出现灵感就立马记录下来。 (Ⅱ)司马光在他的书房中准备了一个奇特的枕头。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光滑浑圆,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久或太熟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 21. 平时你接受的教育可能是“玩就好好玩,学就好好学”。选文中却说可以在生活时间里渗透思维时间,你赞同选文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一说。(2分) 答案: 18. 利用“暗时间”,不疾不徐地进步 19. 首先提出利用“暗时间”,日积月累,会产生巨大的威力,然后从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缩短思维切换时间来创造大块时间也是赢得暗时间、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也极有可能赢得暗时间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赢得暗时间。接着论述管理好暗时间,最后得出巧妙利用好暗时间,就能在自己掌控的优雅节奏里,不疾不徐地进步的结论。 20. 材料(Ⅰ)可以作为论据。艾米莉•勃朗特在洗衣服、烤面包时都在构思,脑海中一旦出现灵感就立马记录下来。她是在生活时间中渗透思维时间,可以赢得暗时间。材料(Ⅱ)不可以作为本文论据。材料中司马光利用奇特的枕头让他约束自己。与利用暗时间没有关系,只能证明他读书勤奋。 21. 示例:同意,利用暗时间可以事半功倍。在吃饭,或休息的时候构思作文思路,能很好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2021湖南湘西 (四)阅读《勤勉多岁月》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1分)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过去一年的感受,一位朋友很有感触:“以前总给自己定目标,结果却往往完不成,仔细一想,又似乎总有理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抽不出空。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②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也是有偏向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时间的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然。所谓“勤勉多岁月”,或许并不是说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额外多一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当别人犹豫不前的时候,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已在学习充电;当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③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④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皇皇巨著;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⑤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 ⑥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由好友相聚时朋友的感慨,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 B.勤勉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把自己的时间填满,不能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C.文章从“勤勉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和“勤勉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两方面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19.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论述,有什么作用?(4分) 20.阅读全文后,说说标题中“勤勉”的具体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答案: 18、B 19、划线句用具体的生活情景的去解释如何做到勤勉,用熟悉的生活情景举例,让说明对象“勤勉”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文章的观点更形象,更容易吸引读者,被读者理解。 20.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勤勉要求我们要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但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作为学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不能虚度年华,应该勤勉好学,做到惜时如金,勤勉如牛,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言之有理即可) |
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
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制| 科学| 试题: 小学| 初中| 中考| 高中| 高考| 作文: 小学| 初中| 高中| 满分| 技巧|素材|英汉词典 |
高校: 985/211| 各省市| 港澳台| 国外| 排名| 中考专辑| 高考专辑| 各省中学| 职业考试: 从业资格| 技术技能| 艺术等级| 公务员| 百年党史 |
课外: 教育动态| 教育法规| 老师榜| 家长帮| 学生派| 安全说| 古诗古文| 世界名著| 近代文学| 寓言故事| 格言名句| 阅读技巧| 在线许愿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