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中国教育报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 为了替娃出头 “熊家长”在群里约架 近日,一则“小学家长约架,头破血流进医院”的微信对话截图和视频在网上热传。据了解,两名三年级男生因在学校做操时“踢屁股”,倒水时“绊摔跤”产生摩擦,二人的家长在微信群内发生口角并“约架”。 “陈爸,你是不是没吃过苦头!”聊天记录截图显示,其中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张某因为儿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长群内率先发难。 被点名的“陈爸”反驳称,自己儿子确实打了对方三下,但起因是对方做操踢了自己儿子屁股。“陈爸”还不甘示弱地表示:“口气这么大,你说,我随你。” 随后两人争吵升级,火药味渐浓,并约定第二天早上在校门口见。 ![]() ![]() ![]() 家长约架微信群截屏。图片来自网络 争吵中,两名孩子的妈妈也加入“战局”。 张妈对陈爸称:“前几天我儿子去倒个水,你儿子就绊他一跤,回来说膝盖疼。我们想孩子顽皮也算了,今天又主动挑事,不能光听自己孩子的,要去调查调查的。” 陈妈则对张妈说:“麻烦加下你微信,确认下情况!” 形势愈演愈烈,其他学生家长纷纷在微信群内劝架,希望平息纠纷。 “熊家长”打得头破血流 谁料剧情在娃这里反转了 然而,9月30日早上8点多,陈某就带着U型锁直接敲了张某的头,致后者头破血流。事发后,学校老师马上拨打了120和110,张某被送往医院治疗。 记者还从杨浦相关部门获悉,冲突当天,张某被送往医院,在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后,无大碍,当天已离开医院。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双方家长正在进行调查处置,伤情鉴定也在进行中。 ![]() 涉事小学也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杨浦区教育局。据介绍,学校心理老师将分别和两位小男孩谈心,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据了解,两名孩子都是男生,这个年龄段孩子活泼好动,互相之间打闹一下,引发了一点小摩擦。 为了预防此后再发生同类冲突,学校还将对全校的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并计划召开相关家长会。教育局和学校还将邀请杨浦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到校给学生们做讲座,并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后续调查。 据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消息,两个孩子的班主任介绍,在家长发生冲突之前,两个孩子的小矛盾已经化解且和好。两个家长在打架时,他们的孩子正在一起手拉手玩耍!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 家长该如何处理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 所以孩子刚刚打过闹过,眼泪一干,又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耍。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 孩子发生争执是避免不了的,家长该怎么处理呢?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以下5条: (1)判断这是孩子间的“正常冲突”还是受欺负 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拍拍他们的肩膀,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平常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不要打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 (2)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更复杂。 (3)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 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 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并鼓励孩子心胸要开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 ![]() (4)巧与对方父母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 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彼此谅解,友好地解决问题。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成长过程中,不做“小霸王”。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 (5)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 有些情况下,如孩子面临危险,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如果需要介入,也要记住放宽心态,抱着协助的态度,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在孩子向你求助时,要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听取孩子的请求后,家长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等。 虽然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并不是坏事,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让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 |
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
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制| 科学| 试题: 小学| 初中| 中考| 高中| 高考| 作文: 小学| 初中| 高中| 满分| 技巧|素材|英汉词典 |
高校: 985/211| 各省市| 港澳台| 国外| 排名| 中考专辑| 高考专辑| 各省中学| 职业考试: 从业资格| 技术技能| 艺术等级| 公务员| 百年党史 |
课外: 教育动态| 教育法规| 老师榜| 家长帮| 学生派| 安全说| 古诗古文| 世界名著| 近代文学| 寓言故事| 格言名句| 阅读技巧| 在线许愿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