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政治 > 初一道法 > 正文 爱学海 > 初一道法 >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有格》内容解析

2021-10-20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一目“行己有耻”。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尊自爱,青春无悔。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承接“运用你的经验”活动,教材开门见山地点明观点,青春的活力、成长的渴望与激情会引发青春的一系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青春就可以肆意放纵,“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引导学生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材用一段正文和一个“阅读感悟”表达了这层意思。正文中,对“行己有耻” 开宗明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所谓“有所不为”。那么,“耻”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辨别“耻”?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这是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行己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无独有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因此,教材在正文之后,选取了《忏悔录》中的一个事例,作为阅读材料,由此来印证,“行己有耻”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其二,“行己有耻”引导学生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层意思由一段正文阐释。正文中引述了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思想,阐述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即以“羞恶之心”为引导,形成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构建内心法庭,关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三个节点,强调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结果。所谓“羞恶之心”,是指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我国儒家思想认为,在“羞恶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和弥补,使之合乎“义”的规范。这里的“义”是讲理、合理的意思。由此可见,人常怀羞恶之心,可正身,可养浩然之气;可明察,知进取,可成千秋之伟业。
       其三,“行己有耻”要求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这层意思由一个活动和一段正文阐释。教材首先承接上文,通过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旨在告诉学生要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就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形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活动中的材料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与规则的关系,生活需要规则,遵守规则是形成良好社会生活秩序的前提和保障。活动的问题设置,力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种种规则,明确道德和法律都是自己需要自觉遵守的基本规则,从而引出正文中的观点。正文部分首先用一句话表述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启发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继而从两个方面分析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是引述《礼记·中庸》中的思想“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意思是说,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发现了自己的过失,也就最终到达了学习礼仪的时候,当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就会有勇气改正错误,换句话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要敢于直面自己,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和过失。二是直接陈述我们要有底线意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因此,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既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行己有耻”的行为要求。
       其四,“行己有耻”激励学生主动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这层意思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是做到“行己有耻”最重要的方法支撑。教材此处设计了“ 方法与技能”栏目,为学生提供如何增强自控力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自尊心强、自制力差的时期,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他人的监督还有抵触情绪,所以,现实中的他们想要飞但总也飞不高,亟需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进行自察、自省。

       上述四层意思,充分表达了青春有格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是有所不为,与之对应的自尊、自爱是有所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本目始终贯穿了知耻与自尊的关系这条暗线,“行己有耻”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自尊、自爱是对学生的品格培养。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尊、自信、自强、规则等丰满了青春飞翔的羽翼,是助力青春成长的真正力量。

第二目“止于至善”

       将青春活力化为正能量。从中国传统文化阐述青春的格调在于修美德,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学习榜样,经常自省,做到慎独,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本目主要表达了五层意思。
       其一,“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教材开宗明义用一段正文对“止于至善”进行注解。教材首先引述《大学》中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目题出处,并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有发现、发扬的意思,“明德”就是我们人性中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那一面。这种“明明德”的功夫需要每天都做、每天都要有进步。那么,怎么做呢?“在亲民”。这里的“亲”是“新”字的借用字,“亲民”的意思,就是“君子日新”,就是一个君子应该每天都修养自己,每天都换一个人,每天都有进步,这叫做“又新日新”。然后达到什么境界呢?“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善的极点,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解读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青春需要格调,这就是对“至善”的追求。
       其二,“止于至善”要求青少年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这层意思由一段正文和一个“阅读感悟”组成。教材首先指出,“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专门赞美孔子的诗中所写 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意思是说,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表达了倾慕、向往之意。然尽管如此,教材还是明示学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一直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阅读感悟”。“微尘”作为一个爱心公益的品牌,传播的是小善,成就的是社会的大爱,证明的是全社会需要这样的“至善”。“阅读感悟”中“微尘”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为社会做公益的事,是积善、积德性,从而指导我们学会道德体验与反思。
       其三,“止于至善”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这层意思由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和一段正文阐释。首先,教材以“向童小勇学习”的活动引出话题,从童小勇身上我们领悟到,一次行善是小善,长期坚持是大善,不管如何,走出善的第一步,才有更大的一步,这样的榜样值得学生学习。之后的正文部分,引述《论语·里仁》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指明“ 贤”是学习的榜样,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接着,教材分析榜样的作用,探究好的榜样对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意义,激励学生从好的榜样身上汲取自我完善的力量,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号召在全社会寻找好的榜样,弘扬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其四,“止于至善”要求学生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承接上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教材继续阐释“止于至善”的行为要求。这层意思由一段正文和一个“相关链接”组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朱熹说每天都要作自我检查,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当作自我勉励。善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善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人生态度的一种历练。“止于至善”要求自我省察、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这种境界是一种自主的道德修养境界。“相关链接”中“慎独”是对正文的继续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诚信的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其五,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少年最佳的选择。这层意思是本框的核心要义,也是对本课的总结和提升,它由一段正文和三个活动构成。此处的“探究与分享”活动,通过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旨在说明修身是根本,并在之后的“相关链接”中,引述《大学》中的观点,印证修身为本的思想。之后的正文部分,先是引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说明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歌颂朝气蓬勃的少年,昭示少年追求自由与进步;然后引导学生一切当以修身为根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激励学生要一直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让自己的青春真正飞扬,让“止于至善”成为青春最好的证明。教材的最后,设计了打造“青春盾牌”的拓展活动,直面现实中的青春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省、自察、自律,反思自己的不足,抵御不良诱惑,让青春无悔,过好青春生活,做好青春的选择,提升青春的价值,为青春保驾护航。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青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客观的判断、立体的感知、成长的启迪,从而达到青春的激情与青春的“有格”完美统一,奏响美妙的青春乐章。

上一篇【初中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渴望》内容解析

下一篇【初中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悄悄变化的我》内容解析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