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一目“行己有耻”。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尊自爱,青春无悔。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承接“运用你的经验”活动,教材开门见山地点明观点,青春的活力、成长的渴望与激情会引发青春的一系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青春就可以肆意放纵,“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引导学生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教材用一段正文和一个“阅读感悟”表达了这层意思。正文中,对“行己有耻” 开宗明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所谓“有所不为”。那么,“耻”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辨别“耻”?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这是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行己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无独有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因此,教材在正文之后,选取了《忏悔录》中的一个事例,作为阅读材料,由此来印证,“行己有耻”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其二,“行己有耻”引导学生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层意思由一段正文阐释。正文中引述了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思想,阐述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即以“羞恶之心”为引导,形成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构建内心法庭,关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三个节点,强调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结果。所谓“羞恶之心”,是指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我国儒家思想认为,在“羞恶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和弥补,使之合乎“义”的规范。这里的“义”是讲理、合理的意思。由此可见,人常怀羞恶之心,可正身,可养浩然之气;可明察,知进取,可成千秋之伟业。 其三,“行己有耻”要求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这层意思由一个活动和一段正文阐释。教材首先承接上文,通过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旨在告诉学生要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就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形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活动中的材料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与规则的关系,生活需要规则,遵守规则是形成良好社会生活秩序的前提和保障。活动的问题设置,力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种种规则,明确道德和法律都是自己需要自觉遵守的基本规则,从而引出正文中的观点。正文部分首先用一句话表述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启发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继而从两个方面分析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是引述《礼记·中庸》中的思想“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意思是说,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发现了自己的过失,也就最终到达了学习礼仪的时候,当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就会有勇气改正错误,换句话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要敢于直面自己,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和过失。二是直接陈述我们要有底线意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因此,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既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行己有耻”的行为要求。 其四,“行己有耻”激励学生主动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这层意思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是做到“行己有耻”最重要的方法支撑。教材此处设计了“ 方法与技能”栏目,为学生提供如何增强自控力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自尊心强、自制力差的时期,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他人的监督还有抵触情绪,所以,现实中的他们想要飞但总也飞不高,亟需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进行自察、自省。 上述四层意思,充分表达了青春有格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是有所不为,与之对应的自尊、自爱是有所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本目始终贯穿了知耻与自尊的关系这条暗线,“行己有耻”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自尊、自爱是对学生的品格培养。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尊、自信、自强、规则等丰满了青春飞翔的羽翼,是助力青春成长的真正力量。 第二目“止于至善” 将青春活力化为正能量。从中国传统文化阐述青春的格调在于修美德,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学习榜样,经常自省,做到慎独,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本目主要表达了五层意思。 |
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
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历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生物| 历史| 道法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制| 科学| 试题: 小学| 初中| 中考| 高中| 高考| 作文: 小学| 初中| 高中| 满分| 技巧|素材|英汉词典 |
高校: 985/211| 各省市| 港澳台| 国外| 排名| 中考专辑| 高考专辑| 各省中学| 职业考试: 从业资格| 技术技能| 艺术等级| 公务员| 百年党史 |
课外: 教育动态| 教育法规| 老师榜| 家长帮| 学生派| 安全说| 古诗古文| 世界名著| 近代文学| 寓言故事| 格言名句| 阅读技巧| 在线许愿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