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初一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初一语文 > 正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原文

2021-10-28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14课 驿路梨花 
一、重点字词
寨zhài 撵niǎn 扛káng 驿yì路lù 
迷mí茫máng 陡dǒu峭qiào 
露lù宿sù 竹zhú篾miè 
简jiǎn陋lòu 悠yōu闲xián 
修xiū葺qì 晶jīng莹yíng 
折zhé损sǔn 
二、词语解释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三、主题思想
     《驿路梨花》的叙述者“我”叙述了在自己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包括行山之苦与焦虑、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瑶族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们的故事。该小说是彭荆风在特殊年代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抒发的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美好未来的呼唤。
四、阅读理解
    《驿路梨花》的转述内容中出现的解放军战士是故事的焦点。他们是林中小屋的最初建造者,是“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小说文本中最初的践行者和发起者。瑶族猎人和哈尼族小姑娘是这一精神的传承者,而“我”和老余则不仅见证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得到认同、传递的事实,也亲身投入其中。三类角色共同完成了叙事链条的一个完整循环,即从旅行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和他者身份的构建和再现,同时也完成了意识形态教化以及合法性论述的完整过程。而隐含在故事背后的“雷锋精神”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则作为缺席的在场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写作技巧
      标题和主题的独特性:《驿路梨花》的标题具有美感,隽永悠长,有“一石三鸟”的效果。“驿路”就是那个“前不着村后不挨寨”的小路。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文章,已经很少了。作者重翻旧主题,表现出作者独出心裁的创作理念。“梨花”不仅指大自然中的梨花,同时也象征着雷锋精神世代相传,寓意着哈尼族小姑娘。作者通过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描述,以及“梨花”等人物的描述,歌颂“雷锋精神”。
      人物的精神美:《驿路梨花》描述了小茅屋里的人物,特别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都有一种雷锋精神。这个已经在崇山深处保留了十年之久的小茅屋里,充分体现了小说人物对其的照料,同时也体现了这个小茅屋里的人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品质,更好地阐释了雷锋精神,表现小说人物的心灵美。虽然在整篇小说中,“梨花”这个主人公没有出现,但是到处都有梨花助人为乐的故事。文中那些景物的描述,其实也是为了烘托梨花的精神品质。比如在小说开头:“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作者通过赞美大自然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情节描述悬念跌宕:《驿路梨花》主要围绕“我”和夜宿在小茅屋的老余而展开,同时还不断抛出悬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戏剧性非常强。“我”和老余发现了一个门板上写着“请进”的小屋,这里产生了悬念。当一个手提明火抢、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出现时,“我”和老余认为小屋的主人就是他,之后老人跟我们说这个茅屋是方便人们打猎又饥饿又疲惫的时候住的。接下来又抛出了一个悬念,老人提到,这个茅屋的主人是一个哈尼小姑娘,名叫“梨花”,她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之后,在“我们”给茅屋添草、挖排水沟时,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哈尼族小姑娘,“我”和老余认为那个“红润的脸,弯弯修长的眉毛,一双晶莹的大眼睛”是老人口中的梨花姑娘。此后又设置悬念。介绍这个小茅屋是如何被解放军建造的,以及这些小姑娘,和被梨花姑娘悉心照顾的小茅屋。整个小说围绕“谁是主人”这个话题进行讲述,之后引出解放军建设小茅屋的情景。小说中出现两个插叙,作者是通过“设置悬念——释悬——推出新悬念”将故事打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精炼简洁的语言:《驿路梨花》语言简练,句子虽然比较短,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用词恰当,充分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和当时的情境。比如:在描述梨花和其他哈尼族小姑娘出场时的场景时,写她们从树林中“闪”出来,一个“闪”字充分表现小姑娘朝气蓬勃、活蹦乱跳的样子。而文中“驿路梨花处处开”的描述,不仅与小说题目呼应,也是提挈全文的一笔,达到了深化主题的目的。
六、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 如 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写“我”和老余见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写“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怀着满意的心情猜测。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写“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写“我们”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后点题点人。
七、文学常识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1949年参军,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
八、课文原文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上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原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