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高三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高三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三下册第7课《秦腔》课文原文

2021-11-20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7课  *秦腔
 一、重点字词
纠错   
犁铧(huá) 石磙(gǔn) 
碌碡(liù zhou)  妊娠(rèn chén) 
敦(dūn)厚 疙瘩(gē da) 
涤(dí)荡  熨(yùn)平 帽翎(líng) 
人头攒(cuán)拥 往外扛(gāng)  
偌(ruò)大 冷颤(zhàn) 
文绉绉(zhōu) 
 二、词语解释
纠错   
1. 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3.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4. 不偏不倚: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5. 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6. 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7. 嘁嘁喳喳:(qīqī chā chā) 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8. 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9.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0. 八仙过海: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三、主题思想
纠错   
     《秦腔》是秦人之腔,是秦地人民的精神血脉。他不仅代表的是秦地的民情风俗,更给我们展现了秦地百姓的精神风骨。它既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地方戏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并且这种精神、文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传承、扩散。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而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在贾平凹笔下,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 
 四、阅读理解
纠错   
1、第二段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首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出来的高兴、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运用了比喻和移就(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手法,极为形象地表现了秦腔“慢板”对秦川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2、请概括开演前人们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摹?

     ①开演之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观众席场面宏大,人头攒拥;

     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

     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小吃隔空买卖,拥挤产生冲突。这些细致的描摹使人如临其境,体现了秦川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点,也有力地渲染了“秦人秦地、秦腔”惟妙惟肖的统一。

3、作者对所谓“二杆子”的人物有怎样的评价?
     有贬有褒。贬的是他们拿树条儿打人,褒的是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他们忠于职责,维护秩序,这从侧面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忠诚,也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本身的喜爱,不仅仅流于戏曲内容。
4、分别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
     秦地:辽阔、厚重、生机勃勃
     秦腔:高亢响亮、震撼人心
     秦人:粗犷、朴实、豪放
5、在文中,作者认为秦腔高亢激昂,朴实粗犷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认为,秦腔的形成与秦地的风土人情(秦地的地理构造和秦人的特点)密不可具体内容有:
     ①几百年来,秦腔没有被淘汰……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②这里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秦腔与秦地的关系)
     ③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秦腔与秦人的关系)
6、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秦人对秦腔的那种痴迷的呢?在描写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通过对排演的情景、搭建戏台的过程、看戏时的盛况的描写,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2)在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以下表现手法:①点面结合,既有对群体的描写,也有对个体的描写;②以言行描写为主,多种描写相结合;③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
7、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再次点明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强调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呼应了开头,强化了主题。
8、你从本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①理解秦人。作者理解他们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理解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意义。
     ②欣赏秦人。秦人面对艰辛的生活不屈服,懂得用秦腔进行自我慰藉。
     ③热爱秦人、秦川,爱得理智而深刻,爱得专注而执着。这种感情上的认同,使得作者能够满怀激情地为秦腔文化呐喊、辩护,能够将秦腔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五、创作背景
纠错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者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岀嫁的姑娘也回头。”这是陕西人民对家乡戏曲艺术的赞词。唱戏大声吼起来,说的是秦腔声如黄河奔腾,如华山宏伟,如黄土深厚,高亢的秦腔融有山地民歌的吆喝和西北民风的淳朴。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桄桄”声)。
       秦腔历经秦、汉、隋、唐、宋、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它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六、写作特色
纠错   
      秦腔生长的地方是苍凉、辽远、空廓和悠长的,它是贾平凹的文字底色,这种浑厚的文风作用于《秦腔》便形成了本文大气厚重的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绘形绘色描写秦地的风土人情,传递了作者对秦文化的领悟,并在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①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固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②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志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七、段落结构
纠错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2005年出版出版长篇小说《秦腔》,并凭借这一小说获得2007年度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贾平凹在散文领域颇有建树,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书写儿童眼中美丽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在80年代中期,他转而写陕西的风土人情,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态。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与他的小说同名的一篇散文《秦腔》,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
2、秦腔: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等地,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秦腔演出地点最好是选在露天的场所,那样才能有秦腔的味道,更体味到秦腔的精髓。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秦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课文原文
纠错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 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 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所以,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 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扶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 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 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 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挖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 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 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 岐山,宝鸡,两个专区几十个县为西府;三原,泾阳,高陵,户县,合阳,大荔,韩城,白水,一个专区十几个县为东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西府,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 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 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 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下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 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独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土,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 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猛然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 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导演是老一辈演员,享有绝对权威,演员是一定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也同台。按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爷和孙却可以无道,弟与哥 嫂可以嬉闹无常,兄与弟媳则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台上,秦腔面 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寺庙里有 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 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庙里一个跟头未翻起,窗外就哇地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更有殷勤的,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 演员作夜餐,赚得进屋里有一个安全位置。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 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年十二个月,正月元宵日,二月龙抬头,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日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 腊月五豆,腊八,二十三……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找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各类小吃趁机摆开,一个食摊上一盏马灯,花生,瓜子,糖果,烟卷,油茶,麻花,烧鸡,煎饼,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锣鼓还在一声儿敲打,大幕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朋子女名字,问有坐处没有,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日”地一声隔人头甩去,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言语伤人,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 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大幕又一挑,站出戏班头儿,大声叫喊要维持秩序;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干子”人物来。这类人物多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却十二分忠诚于秦腔,此时便拿了枝条儿,哪里人挤,哪里打去,如凶神恶煞一般。人人恨骂这些人,人人又都盼有这些人,叫他们是秦腔宪兵,宪兵者越发忠于职责,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大家一夜满足了,他们也就满足了一夜。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 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 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 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如 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 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最可贵的是 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 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更有一些爬在了场边的麦秸积上,夏天四面来风,好不凉快,冬日就趴个草洞,将身子缩进去,露一个脑袋,也正 是有闲阶级享受不了秦腔吧,他们常就瞌睡了,一觉醒来,月在西在,戏毕人散,只好苦笑一声悄然没声儿地溜下来回家敲门去了。 
  当然,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 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嘁嘁喳喳:这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子,谁家的媳妇,娘家何处?于是乎,谁有出息,谁没能耐,一下子就有了定论。有好多外村的人来提亲说媒,总是就在这个时候进行。据说有一媒 人将一女子引到台下,相亲台上一个男演员,事先夸口这男的如何俊样, 如何能干,但戏演了过半,那男的还未出场,后来终于出来,是个国民党的伪兵,还持枪未走到中台,扮游击队长的演员挥枪一指,“叭”地一声,那伪兵就倒地而死,爬着钻进了后幕。那女子当下哼一声,闭了嘴,一场亲事自然了了。这是喜中之悲一例。据说还有一例,一个老头在脖子上架了孙孙去看戏,孙孙吵着要回家,老头好说好劝只是不忍半场而去,便破费买了半斤花生,他眼盯着台上,手在下边剥花生,然后一颗一颗扬手喂到孙孙嘴里,但喂着喂着,竟将一颗塞进孙孙鼻孔,吐不出,咽不下,口鼻出血,连夜送到医院动手术,花去了七十元钱。但是,以秦腔引喜的事却不计其数。每个村里,总会有那么个老汉,夜里看戏,第二天必是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一角两角甚至三 元四元钱币来,或者一只鞋,或者一条手帕。这是村里钻刁人干的营生,而馋嘴的孩子们有的则夜里趁各家锁门之机,去地里摘那香瓜来吃,去谁家院里将桃杏装在背心兜里回来分红。自然少不了有那些青春妙龄的少男 少女,则往往在台下混乱之中眼送秋波,或者就悄悄退出,相依相偎到黑 黑的渠畔树林子里去了……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 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即是在任何地方,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发现了名角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只要喊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司机也便要嘎地停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 手,永远使你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 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1983年5月2日草于五味村 
 十、阅读拓展
纠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腔
马晓红
“祥云闪闪起寒光,春风摆动草木香。……”
这是秦腔。唱戏的是我二舅,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二舅大字不认几个,却酷爱秦腔,也记得很多戏词。高兴了,田头屋后吼几句,比戏台上的大花脸唱得还好。
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率先开始现代化建设。先修路架桥,把弯曲的路捋直,把两岸的码头接通。
二舅甩开家里婆娘和两个小娃的三双手,跟着乡亲们南下“淘金”。
田地里长大的汉子,没几个读过书。没文化,没技术,却有的是力气。水泥、钢筋、沙石,在他们的大手掌和宽肩膀上流动,在宽阔的江面架起一道“彩虹”。
第三年入冬,桥建成了,二舅却进了医院。他上驳船时,一脚跺空,掉河里去了。好在抢救及时,命算是保住了。
我去医院看他。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天哪!你不辨贤愚枉为天。地呀!你不分好歹何为地,辜负了苍茫茫绿水青山……”
唠唠叨叨半天,到我离开时,他却莫名地想开了,唱腔也高昂起来:“想当年卧龙岗散淡高隐,讲三坟论五典博古通今……”
等他出院,身板虽看起来还是那么宽厚,却没有原来结实了,还落下了咳嗽病。
工头还算有良心,给他在码头找了份工作。他就留在珠三角,也算是新广东人了。
虽然桥通了,但河网密布的珠三角还是离不开船,离不开码头,离不开靠力气吃饭的汉子。在江边,在码头上,来回穿梭着这么一个又矮又黑的西北汉子。甘蔗、橙子、瓷器、沙石、木炭、煤气、机器……黑的白的,轻的重的,吃的穿的,在他渐弱的肩上从船到岸,或者从岸到船。傍晚时,浅水处,时不时会荡起几句压低了声音的秦腔戏词。千里之外的两个娃娃,也在他浸着汗味的钞票上长大。
二十几年来轮船越来越大,起重机越来越高,集装箱越来越多,他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日夜奔波,也只能勉强挣个温饱。
旧码头日渐荒芜了。他终于决定回老家了。
我开车送他去火车站。一路无话,不知道该说什么。打开音响,塞进一张CD。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长袍子短袍子都是衣裳,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能爬起来爬起来,爬不起来可趴下……”
二舅笑了:“秦腔也有新调子了,挺好听的!说的倒是大实话,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哭一声笑一声也就是一声……”
后视镜里,他仍然又矮又黑,却不再那么壮实了。才五十出头,却苍老得像六七十岁。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
二舅回了乡下,前后有两三年。
乡下男人,一辈子也就是几件大事:修房子娶老婆,生儿子养儿子,给儿子修房子娶老婆,准备棺材老衣等死。
刮尽所有积蓄,修了两层小洋楼,刷好墙装好门窗,钱也差不多用完了。
勉强给大儿子说了门亲事,小儿子的亲事就没了门路。
这几年农村娶个媳妇不容易!动不动十几二十万的彩礼,又把他逼出了家门,跟远房侄子去新疆卖面皮。
秦腔,面皮,本是他的最爱,也是他一身力气的根。
可是,从小到大吃的面皮,却变了味儿。侄子拿出了一包东西,说调米浆时加一撮,蒸出来的面皮又白又薄,光滑筋道,不破不裂,过夜不坏。辣子蒜水里再加上点儿罂粟壳磨成的粉,更是又香又辣,让人吃了这碗想下一碗。
第二天,侄子的面皮店开张,二舅却走了,回老家去了。听说走之前,他在厨房里学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禀一声……”把侄子吓得愣了半天。
过了几个月,他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一趟旧码头。
就在旧码头的对面,二舅开了间小吃店。小小的铺面,只有三四张木桌。
他擦擦凳子,让我坐下。向里间叫了一声:“田娃,给你哥拌一碗面皮!”
一个憨厚敦实的后生走出来。和二舅年轻时一模一样。
白白的面皮,青青的黄瓜丝,红红的油辣子,熟悉的家乡味。
他放下碗,转身招呼着其他客人,嘴里轻声哼着听不清词的秦腔。
我吃着面皮,脑海里却回旋着另一句词:“我大舅我二舅都是我舅,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
(选自2018年第22期《小小说选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舅建桥时受伤住院,“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并借助戏词,表达了自己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冤屈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B.“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二舅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不为生活所屈的可贵品质。
C.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二舅“能干的活儿却越来越少”,“勉强挣个温饱”,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D.小说以秦腔贯穿全文,大量戏词的穿插运用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态度,也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2.小说塑造了二舅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在小说结尾,戏词由“他”换成了“我”,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寄寓的“我”的情感态度。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A
2.①酷爱秦腔。虽然没有文化,但能“记得很多戏词”,“比戏台上的大花脸唱得还好”,也善于借助戏词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②勤劳能干。二舅南下“淘金”,在码头当搬运工,不辞辛苦,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后来为养家糊口,又去新疆卖面皮,在旧码头开小吃店。③坚强乐观。二舅负伤住院,虽一时“觉得冤”,但能很快地“想开了”;对“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的秦腔新调子也是深有同感。④为人正直。看到侄子对面皮弄虚作假,以至于“从小到大吃的面皮”“变了味儿”,二舅断然离去,并用戏词震慑和警告侄子。
3.①体现着“我”对二舅的敬重之情。面对侄子的弄虚作假,二舅断然离去,后来开了间小吃店,保有着面皮“熟悉的家乡味”,二舅为人正直的品德,自然赢得“我”的敬重。②体现着“我”的自豪之情。二舅有着美好的精神品质,“我”与二舅关系亲切,换成“我”字体现了“我”的自豪和骄傲。③寄寓着“我”对二舅的安慰和祝福。二舅生活坎坷,但是他仍然坚韧乐观,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吃店,“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寄寓着“我”对二舅的安慰与祝福。
解析:
1.“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冤屈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错误。文中说“我去医院看他。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唠唠叨叨半天,到我离开时,他却莫名地想开了,唱腔也高昂起来……”,二舅负伤住院,虽一时“觉得冤”,但能很快地“想开了”,这些表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
2.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二舅的性格特点,此类题目答题时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本文中“二舅大字不认几个,却酷爱秦腔,也记得很多戏词。高兴了,田头屋后吼几句,比戏台上的大花脸唱得还好”,包括后文写到他没事就会吼上几句,可见其酷爱秦腔。“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田地里长大的汉子,没几个读过书。没文化,没技术,却有的是力气。水泥、钢筋、沙石,在他们的大手掌和宽肩膀上流动,在宽阔的江面架起一道‘彩虹’”“在江边,在码头上,来回穿梭着这么一个又矮又黑的西北汉子。甘蔗、橙子、瓷器、沙石、木炭、煤气、机器……黑的白的,轻的重的,吃的穿的,在他渐弱的肩上从船到岸,或者从岸到船”这些描写突出了二舅的吃苦耐劳、勤劳能干的品质。由“他没叫痛,只觉得冤。……唠唠叨叨半天,到我离开时,他却莫名地想开了,唱腔也高昂起来:‘想当年卧龙岗散淡高隐,讲三坟论五典博古通今……”可见其坚强乐观。“第二天,侄子的面皮店开张,二舅却走了,回老家去了。听说走之前,他在厨房里学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禀一声……’把侄子吓得愣了半天”这处描写了二舅因侄子对面皮弄虚作假,所以断然离去,并用戏词震慑和警告侄子,可见其为人正直。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题干要求探究在小说结尾,戏词由“他”换成了“我”,其中寄寓的“我”的情感态度。这是对文本主题的考查,情感态度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探究作者的倾向性。回答本题也可从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人称变化的角度分析。小说的结尾“我大舅我二舅都是我舅……”是由原来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改编的,把第三人称换成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不便于作者抒发自己对二舅的情感,所以换成第一人称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便于情感的抒发。本文以秦腔贯穿全文,用大量的戏词穿插全文表现了二舅的美好品质,如勤劳能干、坚强乐观、为人正直等,结合文中的“唱戏的是我二舅,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只有一头灰白的短发仍倔强地立着”“一个憨厚敦实的后生走出来。和二舅年轻时一模一样”这些句子,可见作者对二舅的敬重之情、自豪之情。用“我”能更好地表达我对二舅的这些情感。“好一天坏一天都是一天”本来是二舅说的话,作者用此来寄寓“我”对二舅的安慰与祝福,二舅虽然生活坎坷,但是他仍然坚韧乐观,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吃店,所以“我”相信二舅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三下册第7课《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文原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三下册第8课《茶馆》节选 课文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