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初三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初三语文 > 正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原文

2021-10-29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重点字词
纠错   
晨曦(chén xī) 惊骇(jīng hài)
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箱箧(xiāng qiè)琉璃(liú lí)
谴责(qiǎn zé)  瞥见(piē jiàn)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

多音字、易混淆字

给予(jǐyǔ) 送给(sònggěi)  
劫掠(jiéluè)  朱鹭(zhūlù) 
法律(fǎlǜ)  珐琅(fàláng)  砝码(fǎmǎ)  
角落(jiǎoluò)  角色(juésè)  
缭乱(liáoluàn)  嘹亮(liáoliàng)  绸缎(chóuduàn)  
缀满(zhuìmǎn)  啜泣(chuòqì) 
撺掇(cuānduō)  辍学(chuòxué)  
制裁(zhìcái)  运载(yùnzài) 栽树(zāishù)
赃物(zāngwù)  肮脏(āngzāng)  树桩(shùzhuāng)
瞥见(piējiàn)  弊端(bìduān)  憋闷(biēmen)   

 二、词语解释
纠错   
1.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2.  箱箧:箧:小箱子,箱子。
3.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4.  荡然无存: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5.  远征: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6.  体面:光荣;光彩。
7.  给予:给,书面用语。
8.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9.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10.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11.  琉璃: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12.  珐琅: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资。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13.  朱鹭:红色的鹭鸶。嘴直而尖,颈长,飞翔时缩着颈。
14.  惊骇:惊慌害怕,文中指惊奇。
15.  不可名状: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16.  晨曦:晨光。
17.  瞥见:一眼看见。
18.  洗劫: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
19.  行窃:盗窃。
20.  劫掠:抢劫;掠夺。
21.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22.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劳和业绩。丰,多;伟,大。
23.  赞誉:称赞。
24.  恍若:仿佛。
25.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26.  战利品: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等。
27.  谴责:严肃申斥。 
 三、主题思想
纠错   
       英法联军焚烧、洗劫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1861年11月25日,雨果写下了这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代表世界的正义、人类的良知,勇敢地和被侮辱、被损害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他热情赞颂了代表东方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愤怒谴责了英法殖民主义者洗劫、焚烧圆明园的野蛮行经,表现了他不畏强暴、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不朽的雨果永远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朋友。 
 四、阅读理解
纠错   
1、雨果是怎样赞美(或评价)圆明园的?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总结: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2、请大家阅读课文(5—10段)
①   雨果在信中怎样描写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将英法帝国主义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②这是雨果对巴特勒上尉参加远征中国的评价,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讽刺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全部赞誉”有极其尖刻的嘲讽意味
3、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能感觉到语句上形成鲜明对比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语言上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谴责态度,反语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尖锐深刻。
4、在鲜明的对比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他作为法国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他认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五、时代背景
纠错   
     法国:这封信写于1861年,当时正是路易波拿巴在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东北和西北共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六、反语手法
纠错   

     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用了不少反语,其作用是用反语更加能描绘出英、美、法等国的强盗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下面介绍一下反语的相关知识。

  1、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

  2、反语一般有两类:
       ①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
       ②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七、段落结构
纠错   
      本文可分两大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写上尉征求我的意见。
      第二至十节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的谴责。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作者: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九、课文原文
纠错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上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文原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课文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