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初三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初三语文 > 正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课文原文

2021-10-31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
 一、重点字词
汲取  jí qǔ
根深蒂固 gēn shēn dì gù
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二、词语解释
1、汲取:吸取。
2、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3、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4、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7、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8、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三、主题思想
本文主要论述了“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及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所应具备的条件。 
 四、阅读理解
1.文章以一个问题作为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一个问题开启全篇,启发读者思考,使抽象的议论具体、形象化,通俗易懂,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论据。 
2.“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要克服这个弊病应怎么做? 
如果一个人他把正确答案看成是惟一的话,那么他就会停止思维,停止前进,而不去发现其他更好的答案……从思维的角度说,这其实是一种有害的常规思维。 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3. 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论题重要的? 
正反论证。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论题的重要性,说服力强。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举了哪些事例? 
(1)有渊博的知识; 
(2)学会运用知识,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例子: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发明游戏机。论证“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活用知识。” 
5.创造性思维每个人都有吗?作者是如何阐述的?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引入心理学家的调查结论,然后,对此进行分析。拥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最后得出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6.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社会发展史可以看出,伟人们天才般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开始的,瓦特对蒸汽机作出重大的改进是从观察水壶里的水烧开后顶起壶盖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嘉顿在数学上取得成就大半是从“无意中得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也是一条创新的规律。
7. 作者认为“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并非轻而易举”,作者接着又说“非凡的灵感产生于关注极其普通,甚至是一闪念的想法”,这样说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这些非凡的灵感不是随便产生的,是经过长期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学识而突然产生的,它导致了伟大的发明。因而“并非轻而易举”,而“极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是产生“非凡灵感”的基础。 
8.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运用知识去不断地探求新思路。 
(3)留心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变为现实。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9.你知道哪些创造典范? 
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 
10.作者在提出论题后,是怎样逐层分析问题的? 
确立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必备条件。逐层深入,逻辑严密。  
 五、阅读拓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与常规思维相对。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新颖性,是其特点。主要包括横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表现形式。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 创造性思维是个人取得成就、推动社会进步最具活力的能动力。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 我们要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使自己逐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2.本文证明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举例论证、正反论证。 
举例论证法。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列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事例。列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典型事例的运用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法: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正反论证法: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论题的重要性,说服力强。 材料服务于观点,材料证明观点,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3.课文的原标题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入课文将标题改为“论创造性思维”,你觉得那个标题好?为什么? 讨论明确:“论创造性思维”更好。因为文章就是围绕“创造性思维”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目的是鼓励大家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持之以恒,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是文章议论的问题,作为标题,容易造成就是论点的误判,冲淡文章的主旨。 
3.你觉得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六、写作手法
     本文围绕“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中心论点从多层面展开论述。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问题。由这一点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既然不满足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怎么寻求?课文顺理成章地提出这“有赖于创造性思维”,由此自然开始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紧接着通过两个疑问句引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最后课文总结,“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创造力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样,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新旺发达。希望同学们努力从今日始,有创造的自信,努力创造,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益的人。 
 1.本文的写作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①提出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②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运用;③议论文语言特点:逻辑严密,多用设问。
 2.探究交流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①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②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七、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段:以一个选择题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2段:说明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3段: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4-12):分析问题:论述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根据。
4段:过渡段,承上启下。上句总领前文;下句发问,引出对创造型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展开分析。
5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7段: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思维在于不断运用新知识、探求新事物的意识和态度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8段:列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是思维在发明创造中的作用。 9段:用两个问句过渡,重在明示作者进一步论述的内容。 10段: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说明有创造力的人和没创造力的人的区别,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11段: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其实不是自己没有创造力,而是由于被动的自我压制,使自己的创造意识被埋没了。 12段:拥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主动地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使之变为现实。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八、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曾任加利福利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作用: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3、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新颖性等基本特点。主要有横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表现形式。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道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有自信,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九、课文原文
    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上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课文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