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高二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高二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上册第4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2021-11-12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一、译文
纠错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二、注释
纠错   
1. 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2. 乍:突然、忽然。
3. 怵惕:(chù  tì) 惊惧。恻隐:哀痛,同情。
4. 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
5. 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6. 端:开端,起源,源头。
7. 我:同“己”。
8. 然,同“燃”。

9. 保:定,安定。

10. 恻(cè)隐:哀痛、怜悯。

11.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12. 斯:这。以:用、拿。
13.  运之掌上:省略介词“于”,即“运之于掌上”。运,运转。
14. 由是观之:由此看来。是,此;之,音节助词。
15. 羞恶:意动用法,对自己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16. 辞让:谦逊推让。
17. 人之有是四端也:人有这四种发端。之,助词,取独;是,这。
18.  犹:犹如,好像。            
19.  四体:四肢 

 三、文言知识
纠错   
通假字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纳”,接纳,交纳)

2、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

虚词
1.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助词,的)
人之有是四端也(助词,取独)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代词,代“四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去往)
2.以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介词,用)
不足以事父母(连词,来)
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介词,凭借)
3.于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到,介词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词,与,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介词,在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   介词,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介词,从;   介词,比

古今异义
自贼者多。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
一词多义
1、所以
(1)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的凭借) 
2、是
(1)人之有是四端也(指示代词,此) 
(2)斯是陋室(判断词,同今义)
3、事
(1)不足以事父母(动词,侍奉) 
(2)今日之事何如(名词,事情)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3)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4)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6)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7)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状语后置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四、主题思想
纠错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五、阅读理解
纠错   
(一)解题
“忍”,狠。(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不忍人之心”, 怜悯别人的心,同情别人的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一)梳理思路

第一层(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观点)——行不忍人之政
                   仁心(人性)——仁政(政治)
不忍人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推行仁政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
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孺子将入井(举例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
第三层(“由是观之”至“不足以事父母”)
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火始然泉始达
扩而充之——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六、创作背景
纠错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七、写作手法
纠错   
1、运用比喻,生动易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易于接受: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4、对比论证,态度鲜明:“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强调扩充“四端”在为人、为政方面的重要性。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三岁时,父亲去逝,全靠母亲教育。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於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学。
     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具体体现为: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保民而王”;主张“民有恒产”,减轻赋税;强调舍身取义。
     他曾游历于齐、宋、魏、鲁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作《孟子》七篇。
2、《孟子》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齐桓晋文之事》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上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上册第4课《大学之道》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点详解

下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上册第5课《老子》四章 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