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高二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高二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4课《修辞立其诚》课文原文

2021-11-14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第4课 *修辞立其诚 
 一、重点字词
纠错   
道恶乎隐(dào wū hū yǐn )
曲学阿世(qǔ xué ā shì)
 二、词语解释
纠错   
1、曲学阿世:指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
2、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4、错综纷繁: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 

 三、主题思想
纠错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阅读理解
纠错   
 1、翻译并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大道隐藏于哪里,才(使原本浑朴的世间)有了真伪之分?
     ②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所谓顺应,就是不增不减。……所谓顺应,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
     ③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一定要端正学风(指谨守儒家正学)来说话,不要歪曲学术(指曲解经典的原义)来迎合世俗。
2、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3、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4、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5、“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6、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7、课文第7、8两段,阐述“学说、言论、文章”诚伪问题,但文中却没有提到“诚伪”,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没有偏题。第7、8两段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第6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诚伪”中的“诚”对应“立其诚”的三个“一致”,“伪”则对应其中的不一致。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开论述的,与“立其诚”含义中的三个“一致”相吻合,不存在偏题之说。
8、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9、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本文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第1段是引子,引出话题:“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第2~6段,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这相当于议论文的“是什么”。第7~8段,解释为什么要“立其诚”——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第9~10段,阐明“怎么办”——指出要“立其诚”,就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第11段,总结全文。

10、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

      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

     ②多处运用引用论证方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11、文章是如何避免说理带来的艰涩难懂的感觉的?
     ①文章结构形式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的思路结构文章,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
     ②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这就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了。
     ③语言平实,文风质朴。除了因论证的需要而引用典籍史料外,作者的语言十分平实,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
12、“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
13、概括写作特点
     ①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内容。但在引用之后,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
     ②简易平实,观点明确。如在解释“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时候,都是用一句话解释,观点明确。他许多观点,在简易平实中显现着生命力。
 五、创作背景
纠错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张载,“山”乃王夫之),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冯友兰评价说:“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六、论证特点
纠错   
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采用了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
②论证手法综合多样。多处运用引用论证的手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③引论部分新颖巧妙,通过引用《易传•文言》里的名言来引出中心论点。
④论证语言理性严谨、深刻中富含理趣,且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七、论证结构
纠错   
本文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①首先,运用引用名言的手法引出中心论点:“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②其次,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③然后,阐释“立其诚”的原因: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
④接着,阐明“立其诚”的具体做法: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
⑤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立其诚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作者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字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数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是学习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必读书目。

2、了解“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理论性;  ④创造性。 

 九、课文原文
纠错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

       ˆ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出自《易传》。对于“修辞立其诚”中的“修辞”,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比较多的人认可的一种解释是“修辞者,立言也”。也就是说,“修辞”是指撰文著书等立言行为。“诚”的含义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真实无妄”、不欺骗,还可引申为规律、真理等。“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对于撰文著书者来说既是一个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标准。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求我们在撰文著书时要有诚心,说心里话、真心话,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落在纸上的文字一定是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能作伪说假话、写谎言。“修辞立其诚”的反面就是“侈辞立其伪”,撰文著书时心口分离、心辞不一,其表现或是曲说阿世、巧言媚俗,或是浮言夸饰、言不由衷,或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或是装模作样、卖弄文笔,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的那样:“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修辞立其诚”一直是撰文著书时的一个基本原则,许多学者都以违背这一原则为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中曾经写过一本违背自己本意的小册子《论孔丘》,
后来他对这一失误痛悔不已,多次提及,而且剖析失误的原因就是违背了“修辞立其诚”。他说:“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今天,虽然大部分人在撰文著书时始终坚持“修辞立其诚”的原则,但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的问题并不少见。要克服文风中的这种“假”,还必须牢记“修辞立其诚”的原则,努力做到谎话一字都不留。
       “修辞立其诚”除了要求撰文著书时说心里话、真心话,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要求撰文著书时求真理、立真理。这涉及对“诚”的理解。《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也有同样的说法:“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里作为“天之道”的“诚”,在朱熹看来是“天道之本然也”,也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人之道”就是要去努力把握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从而获得真理性认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立其诚”要求我们在撰文著书时不仅要说心里话、真心话,而且还要保证至少是争取让自己说的心里话、真心话有真知灼见,是真理。这一要求标准更高,更不容易达到。许多时候,一个人说的虽然是心里话、真心话,但不一定有真知灼见,不一定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有时候甚至还是错误的。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在撰文著书时做到求真理、立真理呢?关键是在撰文著书前下苦功夫,形成良好的学风。只有具备良好的学风,才能在探索规律、认识真理上有新发现,说出新话。所以,《中庸》在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之后,紧接着就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眀辨之,笃行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真理、认识真理、说出真理。否则,撰文著书时难免说一些套话、空话甚至完全错误的话。这是在改进文风中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上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3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文原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4课《怜悯是人的天性》课文原文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