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访问 移动版鼠标点我 QQ登录 | 登录 | 注册 | 留言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课本 > 中学语文 > 高二语文 > 正文 爱学海 > 高二语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10课《苏武传》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2021-11-16         iXueHai.cn     爱学海 字体 - 小  + 大  纠错指正

*苏武传
班固 〔汉〕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yí)中厩( jiù )监(jiàn)。时汉连伐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chán)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yú)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zǐ)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zhuó)野侯没(mò)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yān)氏(zhī )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yān)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羝(dī)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lǐn)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qíng)弓弩(nǔ),於靬(qián)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yù)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wěn),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yuè)汤镬(hu),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zhān)衿(jīn),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一、译文
纠错   
       苏武,字子卿。由于他的父亲苏建曾官为太守,苏武很年轻时就得到了汉王朝的任用,兄弟三人都担任郎的职务,为汉武帝侍从。后来,苏武又略为升迁,改任移中厩的厩监,负责管理皇家马厩的事务。这时,汉武帝正连年出兵征伐匈奴等周边少数民族,频繁地派遣使者到对方内地去探察虚实,结果,先后派往匈奴的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人都被匈奴单于扣留;对匈奴派来的使者,汉王朝也拘留不放表示与之抗衡。汉武帝天汉元年(前 100),匈奴的且辊侯单于初登王位,害怕汉朝出兵袭击他,就主动向汉朝表示友善说:“汉朝的天子是我的父辈。”把原来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全都以礼送还。汉武帝很赞赏且辊侯单于对汉友善的情义,就委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作为赴匈奴的使者,带着作为汉王朝使者身份凭证的符节,护送原先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返回匈奴,并借此机会给予单于丰厚的馈赠,表示报答单于的友善情意。苏武和副手中郎将张胜,以及担任代理使者的常惠等人,召集了随从护送和在前侦察引路的兵士共百余人一同出发前往。到了匈奴之后,苏武等人将带去的丰厚礼物都陈列出来恭敬地献给单于。可是,单于竞因此更加骄横自大,完全不是汉王朝原来所希望的增进友好的结果。
        正当且鞔侯单于准备派人送苏武等回国的时候,不料竞碰上了缑王和长水胡人虞常等人策划在匈奴王庭中发动叛乱的意外变故。缑王,是原来匈奴的昆邪部落首领昆邪王的外甥,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和昆邪王一起归降汉朝;太初元年(前104)汉王朝派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破奴兵败被俘,随从在军中的缑王又被困于匈奴境中。缑王和原先投降匈奴的汉将卫律的部属勾结在一起,暗中策划劫持且靼侯单于的母亲投奔汉朝献功。恰巧在缑王等人准备行动时,苏武等人出使来到了匈奴王庭。又恰巧虞常原来在汉朝时就和随同苏武前来的副手中郎将张胜相交甚深,于是暗地里前来看望张胜,并对张胜说:“我听人说,大汉的当今天子对叛汉的卫律极为憎恨,我能够埋伏弓箭手替汉王将卫律射死。我的老母和兄弟现在还都在汉朝,希望他们能因此得到汉王的赏赐。”张胜轻率地就同意了虞常的要求,并将带在身边的财物送给虞常表示支持。过了一个多月后,且辊侯单于外出打猎,只有单于的母后和他的子侄们留在王庭。虞常认为时机已到,约集他的同伙七十余人准备乘机行动,不料其中一人连夜逃走,告发了虞常等人的阴谋。且辊侯单于的子侄们立即出动军队来进攻。结果,缑王等人都死在战乱中,虞常则被活捉。
        且鞔侯单于派已被封为丁令王的卫律负责审处这件事情。张胜听到这个消息,害怕日前同虞常私下交谈的话被揭发出来,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这件事肯定会牵连到我。如果等到我被匈奴人当成阶下囚蒙受侮辱之后才死,实在是深深辜负了国家的委托。”因此准备自杀殉节。张胜和常惠都极力劝阻。虞常果然牵扯出张胜。且鞔侯单于知道后大怒不息,召集族中的权贵共同商议,打算把苏武等汉朝使者统统杀掉。左伊秩訾说:“现在这些人是阴谋暗害单于母后。假如有人想谋害单于本人,还有什么比处死更重的刑罚去处置他们呢?对现在这些人,还是迫使他们降顺 匈奴比较合适。”于是,且辊侯单于派卫律把苏武叫来接受审讯,准备逼降。苏武对常惠等随从说:“屈服于人既丧失节操又玷辱使命,即使是苟且活着,又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当即拔出佩带在身边的小刀猛刺自己的胸膛。卫律见状大惊,亲自上前抱住苏武,并派人骑快马去请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坑里放上一堆不冒火苗的炭火,将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让人用脚踩苏武的背部,将伤口中淤血压出。苏武痛得昏死过去,大半天才又慢慢恢复了呼吸。常惠等人被苏武感动得都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将苏武抬回所住的营帐。且辊侯单于也觉得苏武的节操壮烈,令人钦佩,早晚都派人来看望和问候苏武,但是拘禁了张胖。
       苏武渐渐恢复了健康,且韫侯单于就不断派出使臣前来劝诱苏武投降。后来,又公开集会论处虞常的罪过,让苏武等人都来参加,想利用这个时机迫使苏武答应归降。在集会上,卫律当场挥剑砍掉虞常的头之后,又威吓张胜说:“汉朝的使者张胜阴谋杀害单于亲信的大臣,罪应处死! 单于开恩招募愿意降顺的人,降者可以免罪。”说着,又高举利剑做出准备砍向张胜的姿态。张胜果然吓得当即求降。卫律又转向苏武说:“你的副手犯有重罪,你 也应该一同受罚!”苏武从容反驳说:“我根本没有参与他们的策划,又不是亲属的关系,有什么理由说我应该一同受罚?”说话之间,卫律再次举起利剑做出要杀苏武的样子,苏武镇定地一动也不动。卫律只好改用花言巧语相劝,说:“苏先生!我卫律在早些时候归顺了匈奴单于,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大惠,赐给我王号,让我拥有好几万人口,还有满山满谷放牧着的马群,我如今是这样的地位尊贵而富有。苏先生如果今天同意降顺单于,明天也就和我一样的富而且贵。倘若不然,你会白白地死在这里,拿你的血肉之躯去做荒草野地的肥料,又有谁还会知道你的功过是非呢!”苏武仍然沉默不作回答。卫律又进一步说:“先生听我的话降顺了单于,我今后和你就像亲兄弟一样。现在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见,将来即使后悔想再见我,难道还能得到这种的机会吗?”苏武听到这里,忍不住痛骂卫律说:“你外为人君之臣,内为人父之子,却不顾君父之恩,不讲臣子之义,背叛了君主的恩情,违反了亲长的教训,甘心在蛮夷之地投降异族为人奴役,我还有什么必要和你这种背义忘恩的小人相见相聚?况且,匈奴单于信任你,让你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祸福,你却不能以公正之心主持主义,反而想制造矛盾挑起大汉和匈奴两国国君之间的斗争,你自己则在一旁冷眼观望双方遭到灾祸和破坏。你不会不知道,南越杀害了大汉的使者,他的国土第二年就被大汉占领分割成九郡;大宛王杀害了大汉的使者,时不过两年,大宛王的头就被挂到汉宫的北门上示众;朝鲜杀害了大汉的使者,立即也引来了大汉的重兵讨伐,结果是国王被杀,国家灭亡,原有的国土成了大汉治下的郡县。只有匈奴,到现在还没有酿成这样的大祸。不过,你明明知道我绝不会归降匈奴,却偏要将我置于死地,想使大汉和匈奴也因此结仇而互相攻伐,那么,匈奴亡国灭种的大祸就会从我身上开始了!”
       卫律看出来永远不可能用胁迫的手段使苏武降顺,只得把真实情况向且鞔侯单于报告。且辊侯单于却因此更迫切地想要招降苏武。于是,下令将苏武幽禁到一个大地窖里,使他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也不供给他吃喝。这时正好是冬季下大雪的天气,苏武饥渴难忍,只好躺在地窖里捧雪吃,把毡垫上的碎毛和雪一起强咽下去充饥,因此维持了不少日子还没被饿死。匈奴人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惊奇,甚至认为苏武是天神下凡。于是,且辊侯单于又下令将苏武在雪原上放牧一群公羊,并对苏武说:“到了公羊产子的那一天,我们就放你回去。”对随从苏武的下属官吏常惠等人,匈奴人则将他们一个个分开,各 自安置在其他的地方。
苏武来到北海之后,匈奴人原来答应由官府供给的粮草始终没有运到,苏武只能在荒原上挖鼠洞捉野鼠或收集鼠洞中的草籽野果来填腹充饥。但是,他放牧羊群的时候,仍然手持汉武帝赐给他的节杖,一刻也不忘自己是汉朝使臣的身份;由于他坐卧行止之间总是把节杖紧握在手中,原来装饰在竹杖上的牛尾毛渐渐全都磨掉了。这样熬过了五六年,且鞔侯单于的弟弟於轩王来到北海上打猎遇见了苏武。由于苏武会纺织捕捉游鱼、飞禽和走兽的各种网,能制作射猎时用来系在箭上的细长竹绳,又善于校正弓弩,於轩王很喜欢他,就时常送他一些衣物和食品。又过了三年多,於轩王不幸病倒,他担心不能再经常照顾苏武,就一次送给了苏武不少牛马、陶器和御寒用的毡帐。不久,於轩王病逝,随他来北海的那些人也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雪原上又只剩下苏武孤身一人。这一年的冬天,丁令王卫律指使他的部属把苏武放养的牛羊盗窃一空,使苏武重新又陷人了穷困的绝境。
        原先,苏武在国内的时候,曾经和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同时担任侍中的职务,经常一起出入宫廷;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孤军深人匈奴腹地,箭尽而无援被迫归降匈奴,但一直不敢寻访苏武的下落。过了很长时间,且辊侯单于主动派已封为右校王的李陵前往北海,要李陵劝苏武降顺,李陵来到北海后,摆设筵席演奏音乐,专门请苏武共饮,并乘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子卿先生往日就有深厚的交情,所以特地让我前来劝说先生,转达单于对您毫无成见,一直想等待您回心转意的期望。您这样困居在北海,最终还是无法回归汉朝,只不过是白白地在这没有人烟的荒野中自讨苦吃,您的诚信忠义之心又怎么会有人知道呢?早先,您的长兄苏嘉先生担任奉车都尉替皇上管理车驾,侍从皇上到雍邑的械阳宫去,在扶持皇上的车子通过宫门和影壁的夹道时,不慎碰到柱子撞断了车辕,竟被指责是犯了不尊敬皇上的滔天大罪,他只好以剑自杀,最后还是依靠皇上开恩赏赐的二百万铜钱才料理好丧事。您的弟弟孺卿随从皇上去河东祭祀土地神,同行的宦官与黄门驸马过河时争先上船,将驸马推落河中淹死,宦官则乘乱逃亡,皇上下令派孺卿负责追捕凶手,却始终没能抓到,孺卿恐怕受罚而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喝毒药自杀了事。在我带兵前来匈奴时,先生的太夫人已经不幸去世,由于家中当时根本无人主事,还是我护送灵柩到阳陵才得以安葬人土。至于子卿先生的夫人,由于年轻就长守空房,多年全无先生的消息,据说已经改嫁给别人。据我所知,到我离开汉朝时,先生的亲人中已仅有两个妹妹还幸存,还有先生留下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孤苦伶仃度日;到现在,算起来又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就连他们几人究竟是生是死,也根本无从知道。细想起来,人的一生一世就好比是早晨的一场露水,瞬间就会逝去。先生为什么要这样长年累月地苦苦折磨自己,而不稍微自我宽解?我刚刚归降匈奴的那些日子,整天恍恍惚惚,就像神思错乱一样,因为,我不仅内心为辜负了汉朝而痛心疾首,还加上年老的母亲受我株连被关进监狱而使我伤心。我的这些痛苦,或许可以说是我投降匈奴而罪有应得。子卿先生连想也没有想过要投降,为什么身受的痛苦会比我李陵更深重呢?况且,当今皇上年事已高,执法下令变化无常,朝中大臣根本没有罪过就被冤枉杀头灭族的已经有好几十家,人们自身的安危存亡根本无法预料。子卿啊!您现在这样做又是为了谁呢?希望您接受我的意见,不要再有别的想法。”苏武回答说: “我们父子四人既无功劳又少德才,都是被皇帝陛下培养提拔才造就成材,官位居于列将之伍,爵禄是最高的通侯一级。我们兄弟和亲属,都常常想以不惜一死来表达对皇帝陛下的忠诚,即使是要身受斧砍锅烹的酷刑,我也会甘心情愿愉快地去承受。做人臣的侍奉君主,就像为人子的侍奉父亲一样;子女能为父亲去死,决无任何遗憾。希望你不要再多说了。”
       李陵和苏武对饮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又说:“子卿先生啊!您听我李陵一句话吧!”苏武更加坚决地回答说:“我自己早已料到是必死无疑了。右校王阁下如果一定要逼我苏武投降,那么,我请求让我把今天这场酒喝到尽欢尽兴,然后我就可以泰然无憾地死在您面前。”李陵看见苏武尽忠守节的决心是这样地无比真诚,感愧交集地长叹着说:“可敬可叹啊!节操高尚的子卿!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真可谓罪恶滔天啊!”说着,泪珠滚滚而下,沾湿了衣襟,和苏武互道永别之后含泪离去。后来,李陵羞于亲自出面送东西给苏武,让他那位身为单于女儿的妻子派人给苏武送去了几十头牛和羊。
又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去世的消息传入了匈奴,李陵又特意再次来到北海,告诉苏武说:“有人在边境上捉住一个从云中郡来的俘虏,这个俘虏说,云中地方从郡守到下面的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在穿白戴孝,说是皇帝陛下已经去世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朝南方向着故国的都城大声号哭,一直哭得口吐鲜血还无法止悲。从此,苏武每天早晚都要哭吊一场,一连好几个月从不间断。
       汉昭帝刘弗陵继承皇位几年之后,匈奴迫于汉朝的势力又要求与汉朝和亲通好。汉朝提出要求,要匈奴送还苏武等被扣留的使臣。这时,匈奴当权的是即位不久的壶衍韫单于,他不愿送还汉使,以谎称苏武已经去世来推脱。后来,汉朝新派的使臣又来到匈奴,常惠得知了这个消息,就恳求看守他的人监视着自己一起去求见汉使,终于在一个夜晚秘密同汉使见了面,详详细细地陈述了苏武等人被拘留的全部经过。常惠还给汉使出主意,让他去对壶衍韫单于说:“汉朝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到一只南飞的大雁,雁脚上绑着一封写在丝绸上的信,信中说苏武等人被困在某地的一片大沼泽中。”使者十分高兴,按照常惠的话把壶衍鞔单于责备了一顿。单于吃了一惊,尴尬地左看右看不敢正视汉使,最后只得向汉使表示歉意说:“苏武等人确实都还健在。”
于是,苏武等准备动身回国。李陵特意摆设酒筵来给苏武送行,他一边祝贺苏武能回归故里,一边又暗自伤心,感情十分矛盾地对苏武说:“今天,先生终于如愿回归故国,您的美名将在匈奴到处传扬,您的功绩将显赫于汉朝,即使是古代文字记载和图画描绘的所有名人,又有谁能高出于子卿先生!我李陵虽然无能而又怯懦,假使汉王能暂时宽恕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让我有一个机会,能奋起去实现在投降匈奴的奇耻大辱中积累起来的强烈报国之志,也许我同样能像古人曹沫那样亲手洗雪战败的耻辱。这是我当初日日夜夜都不能忘怀的念头。可是,汉王杀绝了我的全家,实在是世上少有的残酷刑罚,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珍惜的呢?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啊!我说这些,只不过是想让子卿老友知道我心中的伤痛罢了。我已经是今生只能留在异国他乡的人,今日这一别也就是我们终生永诀啊!”李陵说完,情犹未尽,又一边舞蹈一边即兴作歌说:“跋涉关山万里啊横越沙漠,身为汉王之将啊奋击匈奴。重重围困出路断啊箭都射尽刀都折,五千将士尽牺牲啊李陵声名亦破灭。如今老母冤
      枉死啊亲人被杀绝,虽有报恩之心啊哪里有家让我归!”李陵忍不住泪流满面,含泪和苏武诀别而去。壶衍鞔单于下令召集苏武原来的随从人员,除了在此之前已经归降匈奴或已经去世的,最后跟苏武回国的一共只剩下了九人。
苏武等人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的春天才回到汉都长安。由于苏武当初是武帝派遣出使,昭帝特令苏武供奉牛、羊、豕三牲齐备的隆重祭品去拜祭武帝的陵园和宗庙,意思是向武帝的在天之灵禀告苏武全节尽忠而归。随即,昭帝任命苏武为典属国,掌管有关降附汉朝的各属国的事务,确定他的俸禄等级相当于中二千石,另外还赏赐了二百万铜钱、两顷官田和一处住宅。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为中郎,给皇帝看守王宫门户,也每人赏赐了丝绸二百匹。其他六名随从,由于年纪已太老,就让他们各自回家,每人赏给十万铜钱,并享受终生免除徭役的优待。常惠后来升迁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本人另有传在《汉书》中。苏武被扣留在匈奴整整十九年,开始是身强力壮奉命出使,等到回国时,已经是头发胡须全部雪白了。 
 二、注释
纠错   
1. 父:指苏武的父亲苏建,有功封平陵侯,做过代郡太守。
2. 兄弟:指苏武和他的兄苏嘉,弟苏贤。郎:官名,汉代专指职位较低皇帝侍从。汉制年俸二千石以上,可保举其子弟为郎。
3. 稍迁:逐渐提升。栘(yí)中厩(jiù):汉宫中有栘园,园中有马厩(马棚),故称。监:此指管马厩的官,掌鞍马、鹰犬等。
4. 通使:派遣使者往来。
5. 郭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亲统大军十八万到北地,派郭吉到匈奴,晓谕单于归顺,单于大怒,扣留了郭吉。路充国:元封四年(前107年),匈奴派遣使者至汉,病故。汉派路充国送丧到匈奴,单于以为是被汉杀死,扣留了路充国。事见《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辈:批。
6. 相当:相抵。
7. 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天汉,汉武帝年号。
8. 且(jū)鞮(dī)侯:单于嗣位前的封号。单(chán)于:匈奴首领的称号。
9. 中郎将:皇帝的侍卫长。节:使臣所持信物,以竹为杆,柄长八尺,栓上旄牛尾,共三层,故又称“旄节”。
10. 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斥候:军中担任警卫的侦察人员。
11. 缑王:匈奴的一个亲王。长水: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北。虞常:长水人,后投降匈奴。
12. 昆(hún)邪(yé)王:匈奴一个部落的王,其地在河西(今甘肃省西北部)。昆邪王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降汉。
13. 浞(zhuō)野侯:汉将赵破奴的封号。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率二万骑击匈奴,兵败而降,全军沦没。
14. 卫律:本为长水胡人,但长于汉,被协律都尉李延年荐为汉使出使匈奴。回汉后,正值延年因罪全家被捕,卫律怕受牵连,又逃奔匈奴,被封为丁零王。
15. 阏(yān)氏(zhī):匈奴王后封号。
16. 左伊秩訾(zī):匈奴的王号,有“左”“右”之分。
17. 受辞:受审讯。
18. 舆:轿子。此用作动词,犹“抬”。
19. 相坐:连带治罪。古代法律规定,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其亲属也要跟着治罪,叫做连坐,或相坐。
20. 弥山:满山。
21. 膏:肥美滋润,此用作动词。
22. 女(rǔ):即“汝”,下同。
23. 斗两主: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相斗。斗,用为使动词。
24. 南越:国名,今广东、广西南部一带。屠:平定。《史记•南越列传》载,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杀其国王及汉使者,叛汉。武帝发兵讨伐,活捉吕嘉,因将其地改为珠崖、南海等九郡。
25. 宛王:指大宛国王毋寡。北阙:宫殿的北门。《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宛王毋寡派人杀前来求良马的汉使。武帝即命李广利讨伐大宛,大宛诸贵族乃杀毋寡而降汉。
26. “朝鲜”二句:《史记•朝鲜列传》载,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派遣涉何出使朝鲜,涉何暗害了伴送他的朝鲜人,谎报为杀了朝鲜武将,因而被封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王右渠枭杀涉何。于是武帝发兵讨伐。朝鲜相杀王右渠降汉。
27. 乃幽武,置大窖中:又做“乃幽武置大窖中”旃(zhān):通“毡”,毛毡。
28. 北海:当时在匈奴北境,即今贝加尔湖。
29. 羝(dī):公羊。乳:用作动词,生育,指生小羊。公羊不可能生小羊,故此句是说苏武永远没有归汉的希望。
30. 去:通“弆”(jǔ),收藏。
31. 於(wū)靬(jiān)王:且鞮单于之弟,为匈奴的一个亲王。弋射:射猎。
32. 武能网纺缴:此句“网”前应有“结”字。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33. 檠(jìn/qíng):矫正弓箭的工具。此作动词,犹“矫正”。
34. 服匿:盛酒酪的容器,类似今天的坛子。穹庐:圆顶大篷帐,犹今之蒙古包。
35. 丁令:即丁灵,匈奴北边的一个部族。
36. 李陵: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广之孙,武帝时曾为侍中。天汉二年(前99年)出征匈奴,兵败投降,后病死匈奴。侍中:官名,皇帝的侍从。
37. 长君:指苏武的长兄苏嘉。奉车:官名,即“奉车都尉”,皇帝出巡时,负责车马的侍从官。
38. 雍:汉代县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棫(yù)阳宫:秦时所建宫殿,在雍东北。
39. 辇(niǎn):皇帝的坐车。除:宫殿的台阶。
40. 劾(hé):弹劾,汉时称判罪为劾。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为一种不可赦免的重罪。
41. 孺卿:苏武弟苏贤的字。河东:郡名,在今山西夏县北。后土:地神。
42. 宦骑: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辇马匹的官。
43. 太夫人:指苏武的母亲。
44. 阳陵:汉时有阳陵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45. 女弟:妹妹。
46. 保宫:本名“居室”,太初元年更名“保宫”,囚禁犯罪大臣及其眷属之处。
47. 春秋高:年老。春秋:指年龄。
48. 位:指被封的爵位。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苏武父子曾被任为右将军、中郎将等。
49. 通侯:汉爵位名,本名彻侯,因避武帝讳改。苏武父苏建曾封为平陵侯。
50. 昭帝:武帝少子刘弗陵。昭帝即位次年改元始元。始元六年(前81年),与匈奴达成和议。
51. 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汉朝皇帝游玩射猎的园林。
52. 京师:京都,指长安。
53. “武留”句: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还,共十九年。 
 三、文言知识
纠错   
通假字
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   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古今异义
1.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   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   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   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   老实。
9.   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   落下。
11.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   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   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4.   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   卧起操持。 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古义:临时充任 今义:虚假
17.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后一年。
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1.  单于壮其节 壮:以……为壮。
2.  诚甘乐之 乐:以……为乐。
使动用法
1.   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2.   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3.   反欲斗两主 斗:使……争斗。
4.   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投降。
5.   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受苦。
6.   王必欲降武 降:,使……投降。
7.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8.   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9.   别其官署常惠等 别:使……分开
10.   宜皆降之 降:使......投降
名词活用
1.   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   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   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   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一词多义
使
1.   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第二个“使”:使节
3.   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1.   以状语武 语:告诉。
2.   如惠语以让单于 语:说的话。

1.   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   引佩刀自刺 引:拔。

1.   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   廪食不至 食:粮食。
4.   给其衣食 食:食物。

1.   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   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4.   须发尽白 发:头发

⑴ 见犯乃死,重负国 乃:副词,才
⑵恐汉袭之,乃曰 乃:副词,于是、就

1.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以:因为 凭借
2.   汉亦留之以相当 以:来 表承接
3.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以:把
4.   以状语武 以:把
5.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以:凭借
6.   蹈其背以出血 以:来 表顺承
特殊句式
倒置句
1.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   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   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   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   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定语后置句 ,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7.   若知我不降明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若明知我不降”
判断句
1.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   非汉所望也。
3.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被动句
1.   见犯乃死,重负国
2.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   皆为陛下所成就
4.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省略句
1.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2.   单于子弟发兵于战
3.   使牧羝
4.   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四、主题思想
纠错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练的文字,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使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 
 五、阅读理解
纠错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他被匈奴羁留,但坚贞不屈,历尽千辛万苦,经十九年之久,终得归汉。课文篇幅较长,按其内容可分为下列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课文开头“武字子卿’’到“非汉所望也”。叙述苏武的出身与奉命出使匈奴。
【补充注释】
①[伐胡】讨伐匈奴。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通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②[郭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统兵征匈奴,派郭吉劝喻单于归顺。单于大怒,扣留了郭吉固[路充国]元封四年(前107),匈奴派使者至汉,因病亡故。汉派路充国送丧到匈奴,单于以为使者被汉杀死,扣留了路充国。
第二部分:从“方欲发使送武等”到“而收系张胜”。叙说苏武及其属下被扣留在匈奴的直接原因和苏武临变时的表现。
【补充注释】
①[方欲发使]正想派遣使者。方,副词,正在。
②[幸蒙其赏赐]希望受到汉朝的赏赐。其,指汉朝。
③[负国]对不起国家。
④[壮其节]认为他的气节很勇壮。壮,用作意动,“以…...为壮”。
第三部分:从“武益愈”到“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卫律对苏武威迫利诱,但苏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苏武并痛骂卫律,显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补充注释】
①[降武]使苏武投降。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②【剑斩]以剑斩杀。剑,名词作状语。
③『畔主背亲]背叛国君和亲人。畔,通“叛”。
(多【平心持正】居心平允,主持公正。
第四部分:从“律知武终不可胁”到“武复穷厄”。记述苏武被匈奴幽禁、流放到北海牧羊所受的折磨和艰苦的生活经历。匈奴以不给饮食的办法来折磨苏武,逼其投降。苏武刻苦自持,“杖节牧羊”,体现出贫贱不能移的崇高气节。
【补充注释】
①[愈益]更加。同义副词连用。
②[绝不饮食]绝,跟外界隔绝;饮食,使动用法,指供应饮食。
(爹[穹庐]圆形的帐幕。
第五部分:从“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到“旦夕临数月”。匈奴企图利用李陵与苏武的私谊来劝降,李陵以汉朝薄待苏武家室来动摇苏武意志。但苏武舍身为国,李陵的企图遭到失败。
【补充注释】
①[初]当初,表示追叙。
②【侍中]官名。在汉初是列侯至郎的加官,可出入宫禁,侍从皇帝。
③[触柱折辕】车子撞在柱子上。
④『尚复谁为乎』还为谁呢?尚复,副词同义连用。谁,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
第六部分:从“昭帝即位”到“须发尽白”。这一段的意思是:匈奴与汉和亲,汉朝寻访苏武归汉。临行前李陵置酒送别。苏武终于回到汉朝。
【补充注释】
①[请其守者与俱】请求看守他的人一起去(见汉朝使者)。
②[具自陈道]自己(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部加以陈述。具,全部;陈,陈述。“道”教材印作“过”,当改。 
③[竹帛]这里指史籍。因古代的书是写在竹片或丝绢上的。
④【驽怯】谦词,驽指才能低下;怯指懦弱胆怯。 
 六、创作背景
纠错   
  苏武到匈奴出使时,正值汉匈战争最激烈的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新即位的匈奴单于想用缓兵之计改善与汉朝的关系,争取时间巩固内部,所以,主动提出双方互相释放扣押在己处的外交使节(间谍)。当时,汉武帝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七、写作手法
纠错   
①选取典型的细节,突出苏武的爱国精神。当苏武得知副使张胜与虞常谋反案件有牵涉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受辱,不能辜负汉朝,接着就是引刀自杀的刚烈举动;在他被流放的北海的几年间,虽然衣食俱缺,但他“杖节牧羊”,始终不肯放下象征国家尊严的汉节。这些细节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
②在对比中突出苏武的闪光点,成功塑造苏武的爱国主义形象。卫律以刀剑威胁苏武,苏武却不为所动,这突出了苏武不畏强暴、忠贞爱国的品行;李陵委婉劝降,苏武却断然拒绝,这表明了苏武忠君不渝,宁死不降的决心。  
 八、文学常识
纠错   
1、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他的父亲班彪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曾专心史籍,编写西汉史料,撰写《后传》百余篇(一说六十五篇),为班固写作《汉书》奠定了基础。班固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他熟悉西汉史实,在他父亲的直接影响下,逐渐转向汉史研究。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从洛阳奔丧还归故乡。班固在家居丧期间,着手整理他父亲的《后传》,他认为“所 续前史未详”,就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汉书》,时年二十七岁。永平五年,有人上书明帝,告发班固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班固之弟誓超赶到洛阳上书,替兄申辩,地方官吏也把班固的书稿送到京师洛阳。汉明帝看过班固的书稿,很赞赏班固的才学,就召他到京师为官。他被任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地,令史负责掌管图籍,校定文书。班固在兰台坚持撰写《汉书》,直到汉章帝建初七年(82)才基本完成,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汉和帝永元元年 (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后在窦氏幕府任职。永元四年(92),班固因窦宪谋反的事牵连,被捕入狱而死。终年61岁。这时,《汉书》中的“八 表”及《天文志》尚未写成,汉和帝命班固之妹班昭补写,也未能竣工。后又命同郡的马续补写,《汉书》才得以全部完成。
2、《汉书》介绍
       《汉书》之名,是由班固自定的。后来因为有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前汉书》。《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上起西汉高祖元年(前206),下终王莽地皇四年(23),共记述了230年的史事。它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其中,汉武帝以前的纪传,多沿用司马迁《史记》的原文,但也有所取舍。汉武帝以后的史事,多是新纂。《史记》与《汉书》,有可以互相补充和互相印证的地方。
      《汉书》的体例是继承了《史记》的,所不同的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人“列传”,全书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内容分工明确,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汉代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沿用班固奠定的这种体例。《汉书》的十二帝纪,叙述汉高祖至汉平帝的史事,这是编年大事记,重要的事件在帝纪里都有简明扼要的记载。八表,其中前七表把西汉以来有关诸侯王、功臣、外戚、百官公卿等繁琐的史事,用表的形式加以分别排列,以便检查;另外一个《古今人表》,则是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为一表。十志,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文化史。七十列传,是《汉书》的主要部分。其中《匈奴传》、《西南夷》、《朝鲜传》、《西域传》等是记载秦、汉以来边境上民族的历史,其余是叙述西汉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类型人物活动的事迹。
      《汉书》是一部历史和文学的名著,它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位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写《汉书》文采虽不及《史记》,但文字整饬,文章结构严密,人物的描绘也很细腻,对后代的史学和传记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历来为《汉书》作注的人很多,东汉末年就有服虔、应劭的《汉书音义》。现在通行的,有唐代颜师古的集注本、清末学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等。

3、相关资料

     (1)我们还应该说明《汉书》的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两汉的散文,是当时文学上的主流之一,是获得重大的发展和成就的。这个发展和成就,又是在于传记文学方面。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个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写《汉书》虽没有《史记》来得生动活泼,但结构严密,炼词简净,显出了他的特色,成为后代传记文学的范例。同时由于东汉的散文,已日益加深了骈偶化,既受当时的影响,再加上他本来是个作赋曲能手,因而《汉书》的文字,又有着整饰、铺张的一面,成了魏、晋、六朝骈文的先声。《汉书》对唐、宋以后的“古文”也有很大的影响。唐朝的大文学家柳宗元就是精熟《汉书》的。宋 代的苏轼曾说:“吾尝读《前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星官、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穷矣。参伍错综,八面受敌,沛然应之而莫御焉。”黄庭坚说:“三日不读《汉书》,便觉俗气逼人。”这都说明了《汉书》已成为后代文学家学习模仿的榜样。同时也说明了《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两千年来散文的发展受到了它一定的影响。 (选自顾廷龙、王煦华选注《汉书选•前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上海版)

      (2)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前期,封建统治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由恢复到发展的时期。东汉王朝为着进一步巩固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需要总结前朝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司马迁的《史记》止于武帝,天汉以后,缺而不录。汉代学者褚少孙、刘向刘歆父子及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一作殷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都缀集时事,相次续补《史记》。但是从褚少孙到班彪,都只是作了《史记》的续编,而不能写出一部独立的汉史。到了班固,东汉王朝为了宣扬“汉承尧运”,“协于火德”之说,如果再依照前人的成规,续编 汉史,不但不能宣扬“汉德”,而且也同司马迁把《汉高祖本纪》“编于百王之末,次于秦项之列”一样,势必将《世祖本纪》编于王莽之后,置于新市、平林之列,这是当时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班固创作断代史,就是适应了统治者这些要求。(选自西北大学历史系《汉书选》编写组:《汉书选•说明》,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上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9课《屈原列传》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下一篇【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二中册第11课《过秦论》课文原文、文言文知识

  Copyright © 2019-2023 爱学海 ixuehai.cn 版权所有  |   关于爱学海 |  商标证书  |  投诉反馈 |  版权声明  |  公司简介 |  中采网 |   粤ICP备09029428号    
全屏阅读